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級:
:::
設計與建造
中央大樓的設計者是總督府營繕課的井手薰,1906年(民國前6年)畢業於東京大學,1911年(民國前1年)來臺,在臺長達三十四年,曾設計許多著名建築,包括:濟南基督長老教會(民國5年)、前美國文化中心(民國20年,原臺灣教育會館)、司法大廈(民國23年,司法院)、中山堂(民國25年,原公會堂)、臺灣大學舊總圖書館 (民國17年)、臺大文學院(民國17年)、師大禮堂(民國18年)等。
中央大樓是哪一個營造廠蓋的呢?當時為人津津樂道者,就是「臺北市役所」居然是由臺灣的營造廠承做。承攬這座巨大工程的營造廠商為大同公司前身協志營造廠,主持人為林挺生的尊翁林尚志(舊名林堤灶)先生,協志營造廠在戰後轉型為電氣及鐵工廠,製造大同馬達、電扇及電冰箱。因為協志營造廠曾承包總統府正後面一座電信局(民國14年,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頗獲好評,才得以承攬臺北市役所這項公共工程。臺北市役所新大廈落成,費時三年四個月。當時基地面積為7441坪,為四層建築,局部設置地下室,總建坪為3371坪。
行政院中央大樓之修繕
中央大樓主體為鋼骨與鋼筋混凝土兩種結構,當年施工精良,一直是重要行政中心,保存維護狀況良好。中央大樓自國民政府遷臺以來,先後經歷三次大整修,時間分別是:
民國64年,行政院大樓第一次整修。
民國70年,行政院大樓第二次整修。

民國80年,行政院大樓第三次整修。

國定古蹟行政院的特殊性

1. 基地位置的特殊性:
(1)就日據時期的樺山尋常小學校而言,它是當時臺北市面積最大的小學校。
(2)從日本殖民政府選址來探討,臺北市役所是日本為強化殖民政府的中心性空間所設置的,由此可見其臺北城擴建的空間策略。它出現的位置是在當時臺北城擴展的方向,此處劃設的都市計畫,表現出與過去傳統清代市街完全不同的空間系統。
(3)戰後成為行政長官公署與臺灣省政府辦公廳,及今日行政院公署。這個地點代表了臺灣省行使權力的最高機關,以及今日的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
2. 指定為國定古蹟的原因:
行政院中央大樓於民國87年7月30日由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評鑑理由在於:
(1)日據時期為臺北市役所,臺灣光復後,先後供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政府、行政院等機關使用,甚具歷史意義。
(2)為日據後期臺灣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重要作品之一。
3. 建築設計特色:
行政院中央大樓是日據後期所建的少數大型政府辦公大樓之一,每層樓面積都達一千多坪,展現當時之現代建築設計潮流,設計頗為新穎。平面呈日字型,四周為辦公室,中央為集會堂 。中央大樓入口大廳為四層樓,其餘為三層樓。
平面雖仍為古典的對稱式平面,但造型頗有新意,主入口正立面有一對巨大方柱,使用簡化的柱頭裝飾。內側設有迴廊,外側則突出陽台 。陽台轉角處作成弧形,強調水平流線型,皆1930年代現代建築常用之建築語彙 。外牆貼褐色面磚,只有柱子與門亭為白色,具有防空襲效果,是謂國防色面磚 。大樓屋頂不再作古典的希臘式三角頂或圓頂,也不作尖塔,而是水平的屋頂,外觀特別強調水平線,室內牆面亦然 。這是日本國勢鼎盛時期(民國26年)的建物,建築風格明顯受到當時全世界流行的現代主義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