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重要政策

:::
落實「食安五環」確保國人健康

日期:108-10-07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 落實「食安五環」 確保國人健康  共1張

一、 前言

隨著貿易全球化、科技、新型食品與加工方法的進展,民眾暴露在更多、更高、更複雜的食品安全風險下,含有細菌、病毒、寄生蟲、化學物質之不安全食品,對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發展威脅日益嚴重,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食物和水傳播的疾病。為喚起各國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協助預防、發現和管理食源性疾病的風險,聯合國已自今(2019)年起將6月7日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我國亦同步積極配合響應。

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為提升食安管理,自105年6月起即推動「食安五環」政策,以「源頭控管」、「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及「全民監督食安」等5大面向,做為我國食安升級推動的方針,透過跨部會、跨領域協力治理,結合政府管理、產業自律及民間參與,共同守護民眾從農場到餐的食品安全。

二、 食安五環-建立從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體系

「食安五環」是透過環環相扣食品每一段生產、製造、流通、販售歷程,確保從農場到餐桌每一環節皆符合衛生、環保、安全標準,推動情形如下:

(一) 源頭控管
105年12月成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專責規劃及推動食品安全源頭的化學物質管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正案於108年1月16日公布,並已公告列管27種具食安風險化學物質,逐步納管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有影響之虞的民生及國際關注議題化學物質;建置泛食品雲進行大數據分析,強化化學物質管理,有效阻絕非准用物質流入食品產銷體系;持續每季召開跨部會運作的「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推動「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畫」,削減26種持久性污染物污染;查核輔導化工原(材)料業共2,191家次。

(二) 重建生產管理
重建從源頭做起的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迄今農糧作物驗證面積成長46.61%。在推廣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部分,預計108年底有機驗證面積增達1萬500公頃。此外,《有機農業促進法》於108年5月30日起施行,另推動植物醫師制度,客製化輔導農友病蟲害管理及安全用藥;並落實食品業者登錄制度,強化生產管理,掌握食品業者資訊,全台已有超過47萬家食品業者完成登錄納管。

(三) 加強查驗
整合中央與地方22縣市資源,針對高違規、高風險、民眾高度關注食品/農產品和廠商,執行稽核專案及例行稽核,105至107年,平均每年執行業者查核15萬6千家次、物品查驗52萬2千件。另強化農漁畜產品用藥安全監測,遏止不良產品上市,在提升抽驗頻率下,農漁畜產品、國產食品及進口食品等合格率逐年上升。

(四) 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
滾動審視食安法令,並強化與檢調、警察、政風等機關的聯繫合作,打擊黑心廠商,掌握不法事證,依法課以重罰、移送法辦及賠償責任,對重大違規不法加重廠商裁罰,自106年迄今,累計裁處3,390萬元。

(五) 全民監督食安
建立全民監督防護網絡,啟動「1919」全國食安專線,鼓勵全民檢舉,自104年12月至108年8月食品檢舉及諮詢已逾26萬通電話;食品安全保護基金自104年8月運作迄今,累計補助消費者保護團體提起之消費訴訟案15件;推動校園食材登錄制度,資訊透明揭露,提升全民食品安全認知。

三、 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推動情形

為落實「食安五環」政策,推動國中小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在地食材政策,自105學年度第2學期起,在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宜蘭縣、台東縣等6縣市試辦,並自今(108)年2月起在全國22縣市全面實施,迄今全國國中小學校午餐具標章(示)食材登錄筆數占比達54%,過半數食材皆可溯源,並透過提高抽驗數,提升團膳供應商對食材安全的重視。藉由需求拉動生產,提高國產食材自給率,確保186萬名學生食用之食材品質及安全,讓學童感受在地飲食文化,達到食材安全、農業永續與食農教育三贏。

四、 結語

現代人的健康意識日益提升,做好食安,不僅保障國人健康安全,也促進食品產業升級。政府希望透過「食安五環」的推動,從食物的生產地點到餐桌,確保供應鏈每一環節都符合環保、安全標準,讓民眾安心享受美食之餘,同時提升台灣食品產業品質與競爭力,讓食品安全成為我國的驕傲。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