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小辭典
1. 貿易便捷化(Trade Facilitation)
- 為加速貨品通關,以降低業者貨品通關所需之時間及成本,台美將致力合作推動簡化通關相關文件及程序、鼓勵採用電子化(例如貿易無紙化)系統處理通關所需之文件及程序、加速易腐性(農產品)快速通關、同時保護貿易商通關相關資訊以及加強台美關務合作等。
2. 良好法制作業(Good regulatory practices)
- 政府單位應參考科學及相關證據等資訊擬訂法規,在擬定法規過程中,應使利害關係人即時得知相關資訊,並有機會充分表達意見,並即時回應,尤其應評估對中小企業所產生之影響。
- 台美雙方將針對服務業提供者(例如律師、會計師、銀行等)在申請專業資格條件之認定及程序、以及取得營業所需之證照及程序等,必須公開透明,且須即時回應業者申請程序所遇及之問題。
3. 反貪腐(Anti-corruption)
- 為確保國際貿易及投資活動在全球之公平競爭,台美雙方致力於建立強而有力的反貪腐標準,以防止及打擊國貿及投資中之賄賂與其他形式之貪腐,包括賄賂官員的金額,不可視為所得稅減免的費用而抵減稅額、追繳貪污犯罪不法所得及雙方政府將致力於對已在國外從事賄賂的外國官員不核發入境簽證。
4. 中小企業(SMEs)
- 透過排除貿易障礙、促進貿易便捷化、分享資訊與最佳做法、協助婦女或弱勢群族擁有的中小企業等方式,減少貿易成本並促進中小企業貿易。
5. 農業(Agriculture)
- 台美將確保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檢疫措施是依照國際標準、科學證據、以風險為基礎的決策過程而實施,並強化法規透明化,以促進農產品貿易。
- 台美將推動建立糧食安全及農業創新生產技術的合作機制,確保農產品供應鏈運作正常及順暢,並透過農業生物技術之研發與應用,提高農業生產力。
6. 標準(Standards)
- 為達到產品安全、消費者健康、環保等目的,各國會對產品製程、包裝、標示等制訂強制性標準(又稱為技術性法規)、自願遵守的標準,及檢驗、測試是否符合各項標準的程序(又稱為符合性評鑑程序)。
- 我國產品出口美國需要符合美方的標準,倘雙方能合作強化標準制定過程的透明化、公平性及納入雙方業者的意見,將可促進我國高科技產品等各類產品出口,同時幫助台灣掌握更多國際標準的趨勢。
7. 數位貿易(Digital trade)
- 數位貿易指所有運用數位科技進行貨品及服務貿易,例如數位貨品如下載電影,數位服務如雲端儲存和電子信箱服務等。
- 台美將合作制定數位貿易規範,以確保跨境電子傳輸的貨品或服務免徵關稅、保障線上消費者之權益、加強個人資料及隱私之保護、並推廣競爭政策之合作等。同時,台美雙方也會強化數位基礎建設的韌性及安全,並確保數位競爭環境的公平性。
8. 勞動(Labor)
- 台美將推動貿易協定採納國際核心勞動基準,包括結社自由、集體協商權、消除強迫勞動、廢除童工、消除就業歧視等,針對這些議題建立可執行的高標準貿易規範,以及與貿易夥伴及私部門合作,強化勞工族群在制定貿易政策時有參與及發聲之機會,促進社會對話,確保勞工族群在貿易中獲得實質保障,並分享經濟成長的利益。
9. 環境(Environment)
- 台美雙方將共同努力應付各項環境挑戰,包括臭氧層保護、空氣污染、永續森林管理、漁業資源管理、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海洋環境保護等,透過有效執行環境法規以及鼓勵自願性環境倡議等方式,致力於推動環境永續發展。
- 因應氣候變遷挑戰與淨零減碳政策,台美雙方將推動企業重視ESG永續責任,協助綠能產業技術之研發與推廣、帶動環境商品與服務出口、促進外國人來臺投資環保產業,在創造綠色就業的同時,也為企業邁向永續發展創造契機。
10. 國營事業(state-owned enterprises)
- 因國營事業具有正面政策功能,國際高標準協定均允許各國維持國營事業,但為確保私人企業可以維持競爭優勢,故台美將合作制定國營事業規範,讓國營事業及私人企業在國內及國際上享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並促進經濟發展。
11. 非市場政策及做法(Non-marke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 非市場政策指由政府決定市場中的生產、銷售活動或產品價格,而非透過自由市場機制決定。
- 為了避免非市場國家採行的措施影響國際商品的競爭,所以台美雙方將合作尋求因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