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蔡厝蔡氏家廟修復落成暨蔡復一拭餅文化節 陳福海:古蹟修復傳承文化精神 凝聚地方鄉親情誼交流

日期:113/12/24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發布日期:2024/12/24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金門縣定古蹟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落成典禮暨蔡復一拭餅文化節,於昨(23)日上午10時起熱鬧登場,由縣長陳福海、議員蔡水游、鎮長吳有家、主席周水土等以及金廈蔡氏鄉親代表等完成揭牌儀式,縣長陳福海致贈「教宗追遠」賀匾,期許透過古蹟之修復讓建築之美和蔡復一之精神永世流傳,社區也能在文化局輔導下透過文化遊程或拭餅體驗等再現風華。
「縣定古蹟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落成典禮暨蔡復一拭餅文化節」昨日上午10時登場,縣長陳福海、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議員蔡水游、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民代表會主席周水土,鎮代表呂寶玉、蔡連進,文化局長呂坤和、消防局長呂英華,金門大學教授曾逸仁,蔡厝民享碧山宮主委李金輝,金門蔡氏宗親會副理事長蔡聰源、蔡宗佑及各組代表,社團法人金門縣蔡厝西堡蔡氏宗親會理事長蔡流冰,廈門蔡厝蔡氏鄉親代表,光前里里長陳文傑、以及參與「蔡復一拭餅文化節」的民眾齊聚一堂;人間國寶李清海大師也率領金門南樂研究社團隊到場演出「看古時」,共同見證縣定古蹟蔡氏家廟修復落成。
縣長陳福海特別致贈「教宗追遠」賀匾,並偕與會嘉賓為蔡厝蔡氏家廟揭牌。陳福海縣長於致詞時指出,樂見現場除了金廈兩地蔡氏宗親代表外,還有許多關心金門歷史文化古蹟的民眾一同參與。縣府致力於古蹟之修護與文化之傳承,感謝文化局長呂坤和率領團隊,以及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為金門古蹟修護花費許多心思;而且在議員蔡水游、金沙鎮長吳有家、代表會主席周水土及團隊等努力下,透過古蹟之修復工程,維護傳統建築風貌以及金門精神和文化之傳承。
陳福海說,古蹟修護造程繁瑣,經過調查、研究、設計、施工,以及熱心古蹟文化所有人之共同努力。此次縣定古蹟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落成,除了保留古蹟建築,也能讓蔡復一之精神在金門傳揚。蔡復一畫像已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他過去代表金門為國家做了許多事,以及其夫人考量其公務繁忙而發明拭餅,造就流傳迄今的金門拭餅文化。期許未來在文化局輔導下,能規劃出一條來金門非到蔡厝不可的文化路徑,經由拭餅品嚐、文化遊程體驗等,帶動地方特色發展,再造地方風華。
陳福海也說,金門是很有故事的地方,近期逢冬至祭祖,有許多台灣、大陸甚至東南亞的僑胞返鄉參與祭祖吃頭,慎終追遠。而金門也因為冷戰時期,留下許多歷史的糾葛與維妙的情誼,伴隨小三通航班正在逐漸在恢復和成長中,未來兩岸的友善發展要多多利用金門,發揮地緣政治的關鍵角色。因此,他也曾向賴總統表達,金門是很好的連結場域,讓金門成為兩岸先試先行區,也讓兩岸融合在金門有更好的發展。展望未來發展,金門更要做足準備,也相信在議會及各界的支持下,能夠再為金門寫歷史,說服感動更多人,建構良好環境,讓鄉親能夠過好日子。
金沙鎮長吳有家說,縣定古蹟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很榮幸從動土到落成都能參與到,見到轄內古蹟、歷史建築一件件在文化局努力下完成修復,縣府投入2千多萬元經費整修,讓蔡厝蔡氏家廟保留其風貌,未來公部門也有行銷推廣活動,讓古蹟修復後更彰顯其價值。
社團法人金門縣蔡厝西堡蔡氏宗親會理事長蔡流冰介紹家廟的歷史並指出,蔡厝蔡氏家廟源於宋代,經過許多年的努力,家廟完成古蹟指定、而蔡復一畫像也獲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以及蔡厝社區活動中心及蔡氏家廟修建落成,都要感謝縣長陳福海、議員蔡水游、已故議員蔡春生、鎮長吳有家等人的協助。
在完成揭牌及贈匾儀式後,由鎮長吳有家、理事長蔡流冰等蔡氏宗親代表等一同完成首屆「蔡復一拭餅文化節」啟用儀式,與會蔡氏宗親代表以拭餅菜餚、湯圓等完成祭拜儀式,接續說明拭餅由來,並讓與會的居民與遊客進行拭餅品嚐及體驗,認識這一項富有文化意義的民俗活動。而為推廣這項傳統飲食文化,未來擬於每年擇一時間辦理「蔡復一拭餅文化節」。
文化局補充說明,此次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的順利完成,為金門在文化資產保護方面樹立了新的標竿,也展現縣府對於歷史與文化保護的堅定承諾。縣府強調,蔡厝蔡氏家廟的修復落成儀式和首屆蔡復一拭餅文化節活動,不僅是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更是當地觀光與文化產業發展的契機,相信未來將成為金門的重要觀光景點,能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的文化交流機會與經濟效益。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縣定古蹟蔡厝蔡氏家廟修復工程,總預算為新臺幣2610萬元(包含設計監造費用約458萬元),修復工程費用約2150萬元。工程於2022年6月21日開工,歷時538.5個日曆天,經歷了兩次設計變更,最終於2024年6月如期完成。修復過程中,工程團隊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家廟的結構進行加固,並對外觀、木雕、石雕等歷史遺物進行精細修復,例如,屋脊有彩繪磁磚及泥塑剪黏裝飾,彩繪磁磚(60年代修建的痕跡)、門廊的綠釉筒瓦等維持原貌,未做更動。60年代因蟲蟻危害而以水泥砂漿包覆的正殿及門廊木柱,此次工程也恢復原木柱樣貌。側廳則因軍方駐紮而上漆的格柵、門扇,亦修復回原先素雅樣貌;外觀留下的軍事標語也保留,期藉以保證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家廟能夠完整保留其文化價值。

回到置頂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