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0/21 記者: 陳冠霖/綜合報導。
邁入第九屆的「金門文化獎」,頒獎典禮昨(20)日上午於金湖飯店盛大舉行。今年經過嚴謹的評審機制,共遴選出4位獲獎人,包括傳統石作張贊南先生、南管藝術傳承吳淑珍女士、平面視覺設計王士朝先生以及民俗文史專家楊天厚先生。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公開表揚,感謝文化前輩們為金門家鄉所奉獻的智慧與心力,讓金門家園邁向更細緻、更蓬勃的文化傳承與推廣。
昨日出席者包括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文化獎評審林德恭、陳長慶、陳為學等人,另邀請歷屆文化獎得主本人暨陪同眷屬一人、歷屆文化局主官及退休前輩等人,見證金門文化界年度盛事。
副縣長李文良轉達縣長陳福海對於本屆金門文化獎的4位得獎人誠摯恭賀與敬意。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持續耕耘,展現出金門文化的豐富性與創造力,為金門這片土地注入了無限的文化活力。金門自古以來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資產。未來,縣府將繼續致力於文化的保存與推廣,無論是傳統的延續,還是現代創作的鼓勵,都會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資源。希望透過文化獎,能夠激勵更多人參與到金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讓這片土地的文化光芒持續閃耀,並向全世界展示金門獨特的文化魅力。
副縣長李文良指出,今年文化獎得獎者橫跨金門地方文史、南管音樂、平面視覺設計及傳統石作等多個領域,顯示金門的文化是多面向的發展;文化本來就需要跨領域、多面向去碰撞,才能產生不同火花。相信有眾多藝文界前輩的辛勤耕耘,可以打造不一樣的「金門文化」和「文化金門」。
李文良表揚4位得獎人的成就,指出張贊南老師傅的石雕帶給地區許多文化遺產;吳淑珍老師的南管在金門桃李滿天下;王士朝老師的設計是金門之光、台灣之光、國際之光,以及此時才知道縣徽、金城鎮徽都是王老師設計的;楊天厚老師更以豐富的文化素養為金門留下許多文獻見證。
李文良強調,金門有1,700年的歷史,不僅古蹟傳統建築多,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需要大家去重視。文化獎的目的就是要表揚長期對金門文化有貢獻的傑出文化人,喚起大家對他們的尊重,並起而效法。展望未來,李文良建議在明年第10屆文化獎時,能夠藉此機會,把歷屆得主的作品整理展示,讓更多鄉親能夠了解這些精湛作品背後的故事,感受這些前輩們為金門文化做出的傑出貢獻,同時讓年輕一代從中汲取靈感,繼續推動金門的文化傳承與創新。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則是感謝當年縣長陳福海創立金門文化獎,這項獎項不僅展現縣府對於金門文化的尊重,也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強有力的平台。金門文化獎不僅表彰在文化領域中有著傑出成就的人士,同時也激勵著更多的創作者和文化工作者投入其中,為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文化生命力。金門文化透過這樣的活動不斷發展,從傳統到現代,每一步都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心血,這就是我們共同要守護和傳承的寶貴遺產。
評審委員、前副縣長林德恭提到,金門自古以來就以「海濱鄒魯」聞名,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無論是傳統的民間藝術,還是現代的創作,都展現了金門人獨特的文化風貌。他要向本屆4位文化獎得主表達由衷的恭賀之意。他們的努力與創作,讓金門的文化更加璀璨,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數色彩。評審團深深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現的精神與力量,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金門文化的勝利。期待未來更多的文化創作者能夠加入這個行列,讓金門的文化之光更加耀眼。
文化局表示,為宣揚保存歷屆文化獎得獎者的傑出事蹟及畢生奉獻,自第5屆起文化局特別請專業攝影師拍攝得獎者紀錄短片,今年並對之前1至4屆當時未拍攝紀錄短片之得獎者,進行拍攝工作,確保他們的貢獻不因歲月流轉而被遺忘。另外,為向文化獎得獎人表達尊崇褒揚之意,今年五月間特別於中正國小民權路側風雨走廊,設置「歷屆金門文化獎風雲榜」,以燈片看板刊登事蹟,表彰大師們的成就及對故鄉的貢獻,讓後輩學習、效法,歡迎鄉親大家前往觀賞。
擺脫戰爭沉重包袱的海島,在承平的世代中穩健成長,繁榮景象根基於所有先人前輩的付出,「金門文化獎」的榮耀,冀望能擘劃出更美好的金門風情與偉大中榮耀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