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4/03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清明節為了慎終追遠,向先人們表達崇敬之意,都會準備好看的鮮花以及美味的祭品來掃墓,其中「發粿(膨仔粿)」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金門縣長青會日前特別號召志工、會員們,一起動手製作應景的發粿,當出爐的那一刻,麵粉的香氣撲鼻,嘗一口相當美味可口。
金門縣長青會是以服務地區長輩為主的團體,在許多重要的節日之前,都會號召志工跟會員們,大家一起來親手製作應景的食品,舉凡像是過年必備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等等,協會裡面的許多婆婆媽媽們個個都是藏在民間的廚神,手藝相當了得。
日前的發粿製作,眾人從一早就開始忙碌了起來,而且為了讓祖先也能享用到美味,長青會的志工們重視食品安全,親自購買材料並自行烹調,以確保材料的安全無虞。此外,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也特別到場,陪志工們一起動手做粿,與大家一起同樂。
長青會表示,膨仔粿的材料其實相當簡單,就是麵粉跟水,原料十分單純,不過為了顏色的美觀,此次的製作特別加入了地瓜以及紫地瓜,讓成品呈現淡雅的黃色還有紫色。
現場的志工們還特別分享要讓發粿可以順利膨脹,發酵這一步驟是關鍵。而透過志工們將發酵好的麵團裁切成合適的球狀大小後,利用剪刀在麵團上畫出十字紋路,放入蒸籠後數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好看的發粿。
金門縣長青會理事長許淑慧表示,蒸熟的發粿會因為在蒸煮的過程之中,麵團遇到熱氣使得發粿高出碗面,讓出爐的完成品上方表皮會脹裂為呈十字或者是不規則形狀的裂痕。發粿不但是傳統美食,更是地區民眾在祭拜祖先時不可或缺的供品,發粿有發財、高升的涵義,通常上頭的裂痕越明顯,就代表新的一年越發、越順利,外型發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徵新的一年笑口常開,生活如意,也藉此向祖先表達虔誠的敬意,並且希望祖先可以庇蔭後人。此次長青會製作大約三百多個發粿,將分送給協會志工以及會員們。
金門長青會在服務地區的長輩外,同時也是社會處輔導的社區關懷據點之一,於二○一七年起成立據點提供長者供餐服務,不僅僅是供(共)餐而已,長青會也開辦了許多樂齡相關課程,或是會定期舉辦各項預防及延緩失能的長青課程等,提供給會員們一個終身學習、促進自我健康的老人生活場域。長青會成立的宗旨主要希望能夠服務長輩,在社會邁入高齡化社會之際,提供長者之間能相互聯誼的場域,理事長許淑慧表示,長青會以照顧地區長者為宗旨,平時除了長輩共餐之外,也積極開辦各項預防及延緩失能的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