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3/09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藝起樂陶陶!」金門縣文化局攜手金門縣陶藝學會舉辦「浯愛砌陶陶藝聯展」,賢庵國小及垵湖分校學生是展覽作品的主角,小朋友分享創作靈感、製作歷程與感想,展現孩子們的創作力。文化局長陳榮昌與來賓稱讚小藝術家們的美學與創意,並歡迎民眾於展覽期間踴躍到場參觀,欣賞孩子們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作品。
賢庵國小與垵湖分校長期發展陶藝特色教學,辦理教育優先區陶藝學習課程,指導學生巧手創作陶藝作品,此次參與金門縣陶藝學會於文化局舉辦「浯愛砌陶」陶藝展覽。在昨(8)日上午10時的開幕式中,文化局長陳榮昌、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縣議員董森堡、金城鎮長李誠智、陶瓷廠廠長林蔚尚、金門縣陶藝學會理事長王明宗、金門縣水彩畫協會理事長楊天澤、金門縣攝影學會理事長黃邦培、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古城國小校長薛奕龍、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以及校友會、家長會和家長們到場為參展學子打氣。
賢庵國小的二胡社團及垵湖分校烏克麗麗樂團分別於現場演奏,為展覽拉開序幕。文化局長陳榮昌、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縣議員董森堡、金城鎮長李誠智、陶瓷廠廠長林蔚尚、金門縣陶藝學會理事長王明宗相繼致詞稱讚小朋友的認真學習,極富創意、美感的作品,表示此次透由展覽讓學子們有揮灑舞臺的亮點機會,也可相互觀摩學習陶藝創作與技法,精進藝術才能,讓文化藝術走進生命,豐富自己的學習歷程,未來也能在藝術方面有所成就,孕育更多閃耀各領域的藝術大師。局長陳榮昌歡迎鄉親到場欣賞小朋友各具風格的陶藝作品,為參展的學生打氣加油,文化局未來會繼續給學子展現才華、揮灑創意的舞台,讓學生們經由互相觀摩多元創作內涵,激發源源不絕的創作美學能量,為金門培養更多新銳藝術家。
現場同時安排「小小導覽員」,由參展學生親自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創作靈感、製作歷程與感想,讓觀眾了解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來賓和民眾從作品中看到學子的美學與創意;家長更是歡喜看到孩子是這一次展覽的主角,在場記錄下孩子努力學習藝術的成果。
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指出,賢庵國小和垵湖分校學生們長期利用假日及課後時間進行陶藝課程,在盧敬恆、蔡承璋、吳真、張芝綾、李蕙萍、王明宗、李維等多位老師、藝術家的指導下,小手捏出大世界,童心創意無限,創作許多不同風格的陶藝作品,包含生活器皿、童話角色、動漫人物、風獅爺陶盤、花磚設計、傳統文化元素等。此次共展出100件學生陶藝作品,每一個作品都展現了學生們豐富的創造力和手作魔力,運用了捏塑、壓模、刻畫、設計圖稿、彩繪、上釉、上色、打磨、燒製等技巧,來表達內心的世界,玩陶樂在其中,創作多元而獨特的作品,將迷人的藝術風格呈現出來。
黃芸芸感謝文化局提供學子展覽平台,鼓勵孩子勇於創作及發表,也感謝陶藝學會王明宗老師居中策展與指導,以及盧敬恆等多位老師及藝術家到校指導。每件作品都蘊含著學子們的巧思,再配合創作者的解說,更給予孩子自信和闡述創作靈感的機會。孩子透過學習後的公開展覽,展現了自己的創意和才華,同時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力,藉此找到自信。黃芸芸歡迎大家來文化局欣賞學子陶藝作品與孩子們心中那無限的美好。
黃芸芸還表示,「幫助孩子從學習中找到自我肯定的價值,是學校最大的責任」。每個陶藝作品都有孩子的想像與創意,能將美感體驗融入生活之中。
陶藝老師表示,孩子們從捏陶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專注精神、訓練手部的小肌肉及靈活度,更有心靈療癒的層次,讓學生樂在學習,勇敢嘗試。小朋友也分享學習的歷程,「剛開始跟著老師學捏陶時,覺得陶土好硬喔!要一直揉、捏、有點兒累,但慢慢地,陶土變得比較聽話,也比較能夠做出想要的形狀。過程中,老師很有耐心的教導該怎麼揉捏塑型。每次看到自己窯燒後的作品,都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學捏陶是一件開心的事,看到自己作品被展出,也覺得自己很棒。」
文化局指出,賢庵國小及垵湖分校學生精心創作的陶藝作品,即日起於文化局第二展場展出至3月19日。兩校的作品各具特色,展現學生們的創意與對在地文化的理解,將金門獨特的民俗和傳統藉由一件件的作品呈現出來。學生們以富有趣味的風獅爺表情包和蛇年主題的應景雕塑為題材,並創作了色彩繽紛的立體陶魚和活潑可愛的葉盤等作品,展現出金門的自然景觀與生態特色。這些作品充滿童趣,巧妙地將金門的在地意象融入生活,並透過陶藝與日常生活的結合,讓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了解並體會在地文化,還能展現出他們的創意與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