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紀念古寧頭戰役75週年 金管處辦行軍體驗 緬懷歷史重視和平

日期:113/10/06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發布日期:2024/10/06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紀念古寧頭戰役75週年,昨(5)日下午於古寧頭戰史館辦理「古寧頭戰役75週年—行軍體驗與聚落探索活動」,讓民眾實際走訪戰役的重要場域。金管處處長鄭瑞昌說,透過活動來感念先人保家衛國的情操,喚起世人對和平的重視。
昨日下午2時在古寧頭戰史館前廣場辦理行軍前儀式,由金管處處長鄭瑞昌主持,縣府參議呂清福、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烈嶼鄉長洪若珊、縣府觀光處副處長董雲馨、烈嶼鄉代表林宜蘭、金寧鄉代表李俊龍、立委陳玉珍服務處助理董家瑋、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政戰處長吳風鎮、古寧村長李開陣、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鎗、古寧國小校長楊肅健、金門體育會定向越野委員會主委李應文、金門縣領團解說員協會理事長陳和海、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莊厥亮以及金管處團隊、志工和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參加活動。
金管處處長鄭瑞昌表示,民國38年古寧頭戰役是臺灣歷史上的關鍵戰役,而古寧頭聚落正是這場戰役的核心戰場,至今仍留有戰火烙印的痕跡,見證了那段動盪歷史。為感念先人保家衛國的情操,喚起世人對和平的重視,金管處特別精心策劃行軍體驗及聚落探索活動,參加者以行軍體驗方式,透過地標打卡模擬戰役中的通訊回報,並以定向越野闖關模式探索南北山兩處當年的戰鬥場域,帶領約500位民眾,以創新方式走訪戰役重要場域,一起緬懷紀念這段歷史。
鄭瑞昌指出,為貫徹「歷史保存」、「據點活化」、「環境教育」等理念,金管處每年皆於歷史場域策劃不同的紀念活動,讓民眾能以多元方式瞭解國家公園的保育意義。同時,透過修復與創新利用軍事據點,將這些戰役史蹟轉化為教育與文化傳承的平台,賦予舊有戰場全新的生命力,使其成為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實現歷史與當代的連結。此外,為響應臺灣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報名系統與現場報到皆採電子化,以QR碼方式供民眾使用,落實節能減碳、無紙化等理念。
鄭瑞昌表示,古寧頭戰史館原由軍方於民國73年興建,以戰史油畫的方式呈現,旨在讓參訪遊客瞭解這場具有決定性戰役之金門保衛戰的重要性。金管處接管後,自民國90年起重新開放,至今已逾20年,為豐富展示內容,戰史館於去年10月底閉館整修,注入更多元的展示內容及新穎的展示手法,如沉浸式劇場、油畫口述歷史線上展覽(Open Museum),以強化遊客遊憩體驗與解說教育功能,讓戰史館成為軍事文化新地標。鄭瑞昌說,金管處原定10月2日舉行「古寧頭戰史館開幕啟用活動」,因山陀兒颱風的影響取消開幕活動,並正式對外開放,以因應各方期待,達到歷史共感與記憶傳承的目標,讓民眾深入瞭解這場決定兩岸歷史進程的重要戰役,身歷其境感受當年金門保衛戰的壯烈情景。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指出,古寧頭戰役奠定台灣日後民主發展的基礎。金管處紀念古寧頭戰役75週年,辦理行軍體驗,讓參加民眾瞭解金門過往的烽火歲月,民眾盼望兩岸永久的和平,亦是紀念古寧頭戰役最重要的意義。
縣府參議呂清福代表陳縣長參加活動,呂清福指出,金門國家公園以維護保存戰役史蹟、人文史蹟與自然生態3部分為定位,古寧頭有戰火洗禮留下不可抹煞的歷史痕跡、還有傳統的閩南聚落建築以及自然生態景觀,可說是觀光的縮小版,金管處藉由活動,賦予戰役史蹟全新的價值、傳承歷史記憶。
該項活動深受民眾的熱烈響應,除了金門在地民眾攜家帶眷參加,有不少專程從台灣本島跨海參加的老兵,來進行戰地行軍的體驗,大家都很興奮。戰史館前廣場湧入約500位民眾,十分熱鬧。
在完成授旗儀式後,指揮官下達命令後出發前進,活動分成2隊與2條路線,沿途經過古寧頭戰史館、北山播音牆、安東一營區、和平園區等與戰役相關之景點,並安排專人進行景點解說服務,讓參加民眾瞭解金門過往的烽火歲月。2隊伍再分別進入南北山聚落,進行小組定向越野探索活動,以團隊合作與實境解謎方式完成活動任務,參加民眾可獲得一份特製紀念品。活動特別邀集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及南北山聚落的夥伴共同辦理與準備活動餐食,社區理事長李金鎗帶著婆婆媽媽準備的500份地方油飯,為參加人員補充體力。

回到置頂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