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黃卓彬洋樓修復工程動土 陳福海祈祝再現汶浦水岸風華

日期:113/01/29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發布日期:2024/01/29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金門縣文化局昨(28)日上午擇良辰吉時舉辦「縣定古蹟黃卓彬洋樓」修復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縣長陳福海到場主持,並偕與會嘉賓等共同三持鏟動土,祈祝動土順利,工程圓滿,如質如期完工,再現汶浦水岸風華。縣長陳福海表示,洋樓、歷史建築是金門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承載先賢奮鬥歷史,黃卓彬洋樓經過調研後爭取中央預算補助投入重修工程,希望設計監造施作單位到位,讓工程順利並如質如期完工。
「縣定古蹟黃卓彬洋樓」為二層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格局,山牆及外牆泥塑裝飾,傳統紅色的煙炙磚造,呈現中西文化交融的洋樓建築美感,也承載了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與歷史。由於年久失修,多處立面損壞或植物竄生,不僅有重要文化資產圮毀及景觀上之問題,急需處理古蹟後續修復工作。因此,文化局經展開黃卓彬洋樓調查研究案後,爭取中央(文資局)經費補助及編列預算(配合款)及所有權人自籌部份,將斥資3,824萬元進行整修,並於昨(28)日上午8時30分舉行修復工程開工動土典禮。
典禮首先進行開工動土上香祝禱儀式,由縣長陳福海主持,立委陳玉珍辦公室主任董家瑋、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楊上德、金沙鎮鎮長吳有家、議員楊育菡、文化局局長呂坤和、副局長陳國興、所有權人代表黃奕展,大山開發建築師事務所監造主持人趙元鴻、現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等陪同下,依禮三上香,獻花、獻果、獻酒、獻饌、獻金帛等,並三持鏟動土;縣長陳福海、局長呂坤和、所有權人代表黃奕展及匠師等也依序持瓦刀完成敲大門奠金紙等傳統科儀。祈求動土順利,施工期間所有人員平安順遂,工程順利,工程如質如期完工,萬事大吉大利。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文化底蘊豐厚,洋樓、歷史建築不僅是歷代先賢奮鬥基業,也是金門珍貴的文化資產,位於後浦頭的黃卓彬洋樓經過調查完成後爭取中央預算補助(縣府編列配合款)及所有權人負擔部份投入下展開重修工作。除了要求設計、監造、承商工程務必要到位外,也邀鄉親給予監督,讓洋樓工程順利如質如期完工。
陳福海也說,縣府估算,每個月約有1億餘元社福支出進入每家戶口袋,這是政府給予走過金門烽火歲月的鄉親長輩們的照顧,一定要守護。而各項中央補助地方的建設經費縣府也須編列配合款支應,建設和用人費用等,為避免出現向中央舉債之窘困,故上任以來率縣府團隊用心為財政把關,暫緩各鄉鎮百餘億之建設,並調整五十五至六十四歲金門三節慰助金發放方式,讓金酒創造營收,福利不縮水,政府政策永續。陳福海也特別藉洋樓修復的造價作為比較,向現場鄉親說明,尤其,在歷任縣長的努力下,金門能有現今的一切並不容易,期盼大家要更感恩、珍惜。
陳福海也指出,縣府各項發展秉持金門優先,接下來的責任同樣重大,他會更加認真用心,整合鄉親想法和意見,與中央單位及立委等攜手爭取中央的支持;同時也與各鄉鎮及地方民意代表聯合,努力打造更幸福美好的金門。也希望中央能多多重視金門,了解金門發展和需求。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指出,金沙鎮內古蹟歷史建築豐富,金沙有說不完的故事,黃卓彬洋樓不僅有建築之美,其背後的發展故事也值得傳揚。洋樓重修是一件喜事,而完工後的維護管理及活化運用等才是最重要的。金沙轄內包括張文帝洋樓、黃宣顯六路大厝等活化例子,是值得借文化局、公所借鏡,並且應好好思考運用,以發揮洋樓更大的價值,再造汶浦水岸風華。議員楊育菡也說,非常榮幸能參與洋樓動工典禮。黃卓彬洋樓不僅是汶浦建築指標,建築也相當有特色,祝福工程如質如期完成的同時,也期許洋樓完工後能結合觀光或其他多元用途找到新定位,再現洋樓之多元價值。
黃卓彬(1870-1939),清同治9年出生於後浦頭,民國28年(1939)在印尼峇眼亞比逝世,後輩們尊稱其為「彬伯公」。黃卓彬於婚後即偕同族人下南洋發展,初始以販售豆腐為業,獲得利潤後便儲蓄並購置土地,最後以經營橡膠園生意致富,並在印尼峇眼亞比擁有整片橡膠園地,園名稱為「恒源園」。除了自家的產業經營外,黃卓彬也投資新加坡「恆美貿易商行」,透過逐漸累積的財富,遂能於民國9年(1920)返金,將原本在汶水溪畔的一落四櫸頭傳統建築改建為洋樓,而對建築的構想僅希冀能夠興建一棟「堅固」的洋樓且無需過多華美之裝飾,顯示了黃卓彬務實且質樸之性格,洋樓終於民國12年(1923)竣工。
黃卓彬洋樓落成後,由其母親、曾祖母以及妻子呂瑞娘、長子黃朝榮居住,黃卓彬則重返印尼營商。直到民國26年(1937)日軍侵犯金門,黃卓彬家族遷出洋樓前往印尼避禍,此去黃卓彬及其家人就從未再重返洋樓,一直到其孫奕啟、曾孫女瑪莉回金門尋根,始得重謁祖先故居。
黃卓彬洋樓於民國12年(1923)竣工,2003年指定為歷史建築,2019年登錄為縣定古蹟。洋樓建築為二層五腳基洋樓加前迴向格局,大門兩側及其他門戶處皆設有防盜用的銃眼;山牆飾有西方天使泥塑,外牆脊頭設有雄鷹泥塑裝飾,充分反映出金門僑匯時期之建築營造特色。日軍曾以黃卓彬洋樓為軍、士官宿舍;洋樓亦曾是國軍的野戰醫院或作為步兵團、營級指揮部、兩棲偵察部隊、通信部隊等,今日建物外立面,仍保留了眾多泥塑、「雪恥復國」等反共精神標語,具體呈現了金門20世紀前期所建洋樓之高度歷史價值與藝術特色,具稀少性,無庸置疑亦是後浦頭聚落代表性的洋樓建築。
文化局也指出,金門縣定古蹟黃卓彬洋樓修復工程,中央核定總經費3,824萬元(中央補助款2,485萬6千元、縣配合款1,147萬2千元、所有權人自籌款191萬2千元)。工程單位是現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監造單位為大山開發建築師事務所,昨(113年1月28)日開工動土,預計總工期400個日曆天。

回到置頂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