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金門島嶼邊界社會人文工作坊 實體與線上同步

日期:112/10/07
資料來源:金門日報

 發布日期:2023/10/07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國科會和國立金門大學教資中心合辦「2023金門/島嶼/邊界 社會人文工作坊」講座,學者們從歷史、現代活動、國際影響等多方面觀察金門海峽小島獨特的地域風情。工作坊講座以實體與線上同時進行,探討邊界裡離島、群島中的斷裂與連結論題。
兩天的講座,昨日上午9時30分在金門大學陳開蓉演講廳舉行開幕式,金門大學副校長洪集輝歡迎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楊上德、國科會人社中心主任何明修、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單德興專程出席,同時邀請講者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江柏煒教授、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高瑞新院長、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沈秀華老師、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主任吳一德共襄盛舉。
由洪集輝副校長擔任主持人,金門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侯建州老師擔任司儀作開場,洪集輝指出,「邊界在哪裡?」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對於必須時刻注意是否有敵人來犯的家國與個人,更是一種構建安全與安全感的指標參照。近幾年,金門與邊界為關鍵字的創作,有不少精彩的產出。不論是長期關注金門的洪淳修,在《刪海經》之後多年厚積薄發,推出深受矚目的《金門留念》、或是邱育南入選台北電影獎紀錄片的《門》,甚至是董振良一系列關於金門的紀錄片,都是以金門與邊界為關鍵字的精彩創作。去年年底由何欣潔、李易安兩名優秀的記者作家執筆完成出版的《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則是把視角移回「台澎金馬」之間斷裂的海。相關的討論也異彩紛呈。顯然,這個議題相當具有延伸討論發展的空間。本次工作坊共規劃十二場學術演講及綜合座談,以實體與線上同時進行。企盼能在其中考掘發展更多共同體中有形無形的邊界裡,關於離島、群島中的斷裂與連結,值得深思並反思的論題。
洪集輝表示,金門就地理位置而言是台灣的前線,護國功不可沒,也因此它的歷史多了煙硝與傷痛,隔著台灣海峽,雖然皆為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卻有著無形的邊界隔開兩地人們,分離感隱隱透出,卻又彼此聯繫,這座離島的斷裂與連結進行深入的反思。
 跨境移民及文化互動
第一場,首先由江柏煒教授以「在汶萊與烈嶼之間:跨境移民及文化互動」為主題,引領聽眾進入工作坊。江柏煒表示,台海危機促使海外移民網路形成,日本長崎也有移民潮的足跡,留下華人居留地,福濟寺周圍金門人的墓碑亦可得知,「縣」的概念以往沒有,所以馬來西亞找不到墓碑上的地址是何處,但透過實地踏查、掃墓、祖籍查閱,證實了最早移民的金門人;烈嶼的華僑也是同時期遷徙,汶萊首都和新加坡即是烈嶼人移民的主要地,不止是商業活動,從宗教方面,滕雲寺的信仰跨境,即納閔坡、汶萊坡及林夢坡等地,在1960年代,由林德福等人在蘇丹建設「騰雲殿」時,金門人建設捐款就佔了八成;同時烈嶼本島因為保生大帝信仰問題頻繁發生械鬥,在汶萊的林德福得知後便捐款回烈嶼建設寺廟,緩解衝突。江柏煒說,「一群精英,在汶萊和烈嶼同時作用。」,烈嶼與周邊國家的互動,深深透過「精英」們聯繫起來。
  金門島海域執法特性
接著高瑞新院長以「金門列島地理認識與其海域執法特性」為主題,談論國共爭鬥到冷戰磨合,金門因為邊界議題,執法上海巡所遇之問題。高瑞新表示,大、二膽島、獅嶼等諸小島,特殊的領海範圍形成特殊漁場,越界捕魚及盜採砂石頻繁發生;此外,鄰近中國大陸沿海,船隻越界也常會發生,對岸在海峽中線上的行為導致海巡署執法困難,雖說走私可靠兩岸共同執法,可仍有海漂垃圾、海水污染等議題待處理,可見執法不易;盜採砂石被禁止後,業者紛紛轉向海砂盜採,高瑞新以衛星圖、突堤效應、防風林砍伐、颱風等自然現象,查實海砂缺失導致海岸線內縮、地基被淘空等問題,發人深省。另有中國大陸採砂船舶偷偷越界,也待需兩岸聯合執法才能解決,料羅港僅能容納兩艘船隻用於商業活動,逮捕違法船隻的停泊處並不大,查詢海巡署以罰款、夜間作業等方法應對,執法的難度如海洋的界線,金門與廈門相近,因此距離模糊,金門海巡署如何應對他國頻繁越線的行為,或許是台灣人都該一同思考的議題。
跨界的金門村史書寫
第三位講者是陳益源教授,演講主題「跨越島嶼邊界的金門村史書寫」,陳益源透過線上視訊參與這場工作坊,以「邊界」為名,來研討金門的書寫。陳益源指出,金門補助村史書寫,2016年至今七年來共43本,「今年有五本會交稿。」陳益源說,從家鄉彰化村史書寫,對比金門村史書寫,後者海外連結更深。不只有金門人旅居菲律賓,或是居住新加坡的林氏夫婦捐款回金門,還有《烈嶼東坑古今敘事》可見落番汶萊、新加坡等描述,「只要有烈嶼的村史,就會出現汶萊。」陳益源說,透過村史書寫,後人得以知曉烈嶼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匪淺,《山外村的黃金歲月》中更是提到馬來西亞、越南等地,金門確實與東南亞各國有著深刻連結,即便到了他國,金門人依舊惦記家鄉,不只上述種種捐款協助建設可知,村史特地將此記錄下來亦是一種證明。陳益源在金門村史中發現了海外金門華僑及東南亞各地的聯繫,國際上的金門與南洋,邊界一詞或許沒有那麼遙遠。
小三通的跑單幫活動
第二場由何明修主任擔任主持人,沈秀華老師透過主題「金門小三通下的跑單幫活動:協商邊界、形塑邊境」,反思金門與台灣、中國等地的關係,來確認金門的「邊界」在哪裡。沈秀華以此問題帶領聽眾進入思考的「邊界」,邊界與邊境,用以區隔不同的政治實體,非孤立、非永久,而是作為機制存在。邊界是日常和政治兩面上的重要意義,跑單的過程形塑邊界,沈秀華提出:「人,也可以是邊界。」因為貨物的流通不止是價差影響、還有食物的口味習慣等因素,逐漸形成跑單的文化,便有了專職帶貨,一天兩趟,月收二十萬的「行動者」,包括了台灣人、金門人、新住民,彼此分工並競爭著。沈秀華表示,跑單,源於需求,人員、貨物、金錢的流動隨之而來,當中可能有違禁品或毒品,因此海關的邊界工作及帶貨的邊界工作產生抗衡,因為帶貨者不一定違法,但可能偷偷違規,所以邊界的流動需要管控,在這樣的環境下,「跑單幫」形成、發展、流動,讓金門的「邊界」,逐漸形塑而成。
台灣原住民遷徙歷程
最後由吳一德以「台灣原住民族遷徙歷程發展」為主題,解析南島語系,緣起、發展、詮釋、國際觀之影響,為何原住民需要遷徙?吳一德說:「遷徙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求生,生物前往更合適的環境,那為什麼原住民會選擇遷徙金門呢?最早可追朔的八二三砲戰,原住民被徵召入伍參戰,三萬多原住民前往金門島前線作戰「他們不是自願的。」吳博士說,第二次遷徙則是在小三通,原住民來金門工作,多為木工、板模工事,最後是擴大小三通時期,三次的原住民遷徙,遷徙到金門。吳一德分析原住民在金門的就職、歷史、各族遷徙金門狀況(阿美族最多),並訴說原住民在遷徙後所遇到的困難,他們如何調適等等……演講最後,吳一德博士與全場參與者一起拍手唱原住民歌謠,「我們都是一家人,與台灣、與人、與環境。」。
首日講座,江柏煒教授、高瑞新院長、沈秀華老師、吳一德博士,從大小金門在地村史書寫的思考,延伸至島外,烈嶼和汶萊的連結,研討跨域移民及文化互動,再到金門地理位置,如海域執法特性的討論,接著議題轉向金門日常跨境活動與影響,再以原住民遷徙金門發展歷程最為本日講座的收尾,學者們從歷史、現代活動、國際影響等多方面考察金門這座海峽上的小島,是否金門獨特的地域風情,是人們還未認識的呢?
今日續進行一天講座:
第一場,主持人單德興,主講人劉名峰(邊界、閾限與金門認同:關係主義下的多層次建構及其緊張),吳豐維(島國的邊陲-從金門回看台灣主體性的構成),洪世謙(差異與轉譯-島嶼的邊界政治)、洪伯邑(離島、群島與台灣)。
第二場,主持人侯建州,主講人林素芬(金門寺廟彩繪師林天助先生其作品),陳芷凡(金門籍南洋作家的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侯建州(非金門籍創作者的華語語系金門書寫與展演),綜合討論,主持人文化局長呂坤和。

回到置頂 關閉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