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設計總體而言,反映了1930年代的世界潮流,當時受到德國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所提倡的機能主義(Functionism)影響,內部空間強調功能區分明顯,外部造型強調簡潔方塊體與水平線條的組合。 |
2. 行政院中央大樓平面呈日字形,採對稱式佈局,主從空間分明,內部設迴廊環繞,樓梯的分配也很平衡,合理地解決人員出入及各層樓間的聯繫問題,內部兩個中庭自然營造出一個寧靜的環境。 |
3. 中央大樓東、南、西三面外牆設陽台,具有遮陽擋雨的作用。近年室內雖添設空調設備,但對臺灣炎熱多雨的氣候而言,陽台仍具有節約能源的輔助效果。 |
4. 建築物四個角隅的陽台及女兒牆在轉角處均呈圓弧形,線條流暢而造型簡潔,使外觀呈現柔和具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流線形的造型。陽台及欄杆的水平線條與中央入口的垂直巨柱,構成明朗的對比,這是1930年代現代主義(Modernism)建築設計的特徵之一。 |
5. 簡化的圓柱,不作柱頭,反映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力學特色,中央入口上方則用一對方柱,並有水平雨淋片似的簡潔裝飾,具備較為凸出的形象,強調入口的意象,這種方型兼具水平線條的柱子明顯受到美國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影響。 |
6. 外牆貼以褐色的二丁掛瓷磚(Tile),在當時被稱為國防色面磚,具有防空保護色的作用。 |
7. 大樓立面不作三角形的山牆屋頂,整棟多為平屋頂。造型已經脫離折衷主義(Eclecticism),比臺北中山堂更為進步,邁入真正的現代主義風格。正立面中央牆體有菱形裝飾,主入口有一對變體柱呈現Art Deco風格,北向背面入口亦有相同的變體柱頭。 |
8. 日字形平面中央的二樓為第一會議室(院會室),其屋架為鋼骨桁架,跨度達二十四公尺,為當時進步的構造技術下的產品。中央大樓的設計圖出自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官方營繕課,當時的課長為著名的井手薰,同時期他也設計了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
9. 室內牆壁用磨石子呈現不同色澤之水平帶裝飾,屬於預鑄式工法,施工非常精緻,使用石材為產自宜蘭的寒水石及七厘石。 |
10. 樓梯的扶手及欄杆,形式簡潔,不作裝飾,是1930年代後期流行的設計風格。樓梯位置與眾不同,並非如常設於角隅,而是設在四邊的中段地區,係採用具備良好耐震性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式(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建築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