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說明
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係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之亞洲區正式運動會之一,為全亞洲最高層級且舉辦規模最大之綜合性競技賽會、亞洲體壇四年一度的盛事。1951年於印度新德里舉辦第1屆,自第2屆(1954年)起每四年舉辦一次,會期(開幕至閉幕)原則不超過16天。第18屆亞運原訂2019年於越南河內舉行,後因故改至2018年由印尼雅加達及巨港2城市合辦,是印尼自1962年第4屆雅加達亞運後,第2次承辦亞運。
本屆亞運賽會背景如下:

二、我國參賽情形
我國參加本屆亞運代表團計派出588名選手、150名教練與職員參加36種正式及2種示範種類的運動競賽,參賽項目及人數皆為歷屆代表團之最。我國於上屆2014年仁川亞運獲10金18銀23銅、獎牌總數計51面之佳績,本屆亞運以超越上屆成績為目標,並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之階段檢測點。
三、培訓及後勤支援情形
(一)培訓:各運動種類並依其屬性,分為3種培訓型態:「營內培訓」係於國訓中心集訓,「營外訓練」則於營外專用場地集訓,另「以賽代訓」爭取國際排名。
(二)運科支援:體育署輔導國訓中心於培訓期間執行「提升國家競技實力之運動醫學暨科學輔助計畫」,並由國訓中心運科團隊及運科專家諮詢團組成專業團隊,結合各培訓隊之訓練需求,建構運動訓練後勤支援系統。
(三)住宿及運輸規劃:為避免代表隊於賽區與選手村間往返舟車勞頓而影響戰力,住宿方面,已請組團單位及駐外館處協助洽訂飯店式公寓,供各隊提前進駐備戰賽事;交通方面,考量本屆亞運參賽項目多且賽程分散,針對各運動代表隊最集中出發日期,於8月15日採包機方式前往印尼,讓代表隊養精蓄銳,期以各項完善的後勤行政支援,照顧教練及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