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我國在去(109)年1月20日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快速整備各項防疫應變措施,防止疫情擴散。隨著疫情嚴峻衝擊到許多產業、事業,政府即以「防疫、紓困、振......
一、 前言 為協助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發生營運或生計困難之產業、事業、醫療(事)及個人,維持國內經濟、民生之安定,政府除於去(109)年2月25日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
一、 前言 近期因國際寬鬆貨幣政策使熱錢在全球流竄,加以臺灣防疫成功,經濟表現亮眼,以及低利率與資金回流、臺商回臺投資等因素,帶動房地產市場升溫,雖有部分肇因於實際需求上升,卻也伴隨不當炒作或不合理價量現象。......
文化記憶是國家記憶中裡很重要的部分,因為文化記憶是歷史長河中人們生活的集體記憶。為保存這些記憶,加速推動文化資源的開放利用,同時促進民眾參與在地知識與記憶的保存,文化部自106年9月起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一、 前言 我國農業長年扮演充裕軍糈民食、安定社會、培養工業、促成臺灣經濟起飛之重要角色,但近年來面臨人口結構改變、國際貿易自由化,以及氣候劇烈變遷造成農業災損等內外環境挑戰,農業就業人數逐年下降,以致農業勞......
一、 前言 為連結全球先進科技研發能量,搶進下一世代產業,政府於105年9月8日通過「亞洲・矽谷推動方案」(以下簡稱「亞洲・矽谷」),並成為「5+2」產業創新之旗艦計畫,以「推動物聯網發展」及「健全創新創業生......
一、 前言 為加速臺灣產業轉型升級,政府於105年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作為驅動臺灣下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至今已有初步成果,如促使臺灣物聯網、機械產值自107年起連兩年破兆;吸引Google、亞馬遜A......
一、 前言 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世界經濟版圖,也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組。我國因係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經濟發展高度仰賴對外貿易,要成為全球供應鏈重整的關鍵力量,必須跟世界經濟體加速連結,尤其是全球經濟龍......
一、 前言 為接軌世界先進國家推動數位服務轉型趨勢,並厚植我國數位競爭力,政府以「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106-114年)為上位指導方案,自106年起執行「服務型智慧政府推動計畫」(106-109),......
一、 前言 為有效提升國內薪資水準,讓人民生活得更好,政府自105年5月以來,除推動軍公教人員加薪、鼓勵企業加薪、調高個人所得稅相關扣除額、強化薪資透明化等措施外,為保障弱勢勞工的基本生活,逐年調漲基本工資,......
近年來,我國青年因全球化、產業結構失衡、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學用落差等因素,於就業市場遭遇困境。依教育部調查,近3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比率均逾82%;另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08年「人力運用調查」,逾6成......
一、 前言 臺灣醫療品質與照護體系全球有目共睹,但在山地、離島地區的醫療資源,不論是人力或設備都遠不及全國平均。為消弭城鄉健康的不平等,使偏鄉離島居民能獲得完善及偏遠的醫療與照顧,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多項措施,......
因應美中貿易爭端,臺商正逐漸分散海外生產基地,並把回臺投資作為調整生產地點之重要選項。政府因勢利導,自去(108)年1月起推動「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108年至110年);而為照顧更多廠商,政府同年6......
一、 前言 全球化下知識經濟時代,掌握關鍵知識與技術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依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0年世界數位競爭力調查評比」結果,我國在平均總研發人力、高等教育成就等兩項指標分居全球第2及第3......
一、 前言 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實現居住正義,並達成政府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住宅法》已於106年1月公布施行,為推動社會住宅機制建立法制基礎。 配合該法之修正,同年3月行政院核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