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為振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並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及新生活趨勢,政府自106年起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下稱前瞻計畫),包含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
因受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烏俄戰爭膠著、中國經濟放緩、美中科技爭端再起、氣候變遷影響與日俱增等多重下行風險挑戰,近期國際主要機構預測顯示,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仍較去年疲弱,主計總處也下修我國今年經......
近年來我國面臨國際人才競逐及國內人才流失等挑戰,為填補產業所需人才及技術缺口,《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下稱外國人才專法)於107年2月施行,並於110年10月修正,進一步鬆綁對外國專業人才之工作、居留......
空污議題,特別是細懸浮微粒(PM2.5)的污染,是當前各國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據環保署指出,我國約有4成為難以操控在我的境外污染源,另約有6成為境內污染源,包括工業源(如電力設施、鍋爐、鋼鐵業、石化業、水泥......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於109年2月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特別條例),行政院依特別條例原編列600億元(紓困1.0),其後因全球疫情加劇,5月修正特別......
一、 前言 近年來,我國青年因全球化、產業結構失衡、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學用落差等因素,於就業市場遭遇困境。依教育部調查,109年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比率逾86%;另據行政院主計總處110年「人力運用調查......
推動公共建設,除了可以擴大內需、帶動經濟,更能透過資源的妥適分配,平衡城鄉差距,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讓每位國民都能享受更好的生活,故推動公共建設計畫一直是政府施政重點之一,如推動中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即是為打......
為紓解我國少子女化的國安問題,政府積極研訂「0-6歲育兒政策」,除透過107年6月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擴展多元教保服務模式,並加速擴展公共化托育/就學名額,讓家長能放心托育子女外,並於同年7月起推動「......
臺灣是海島國家,海洋是我國最大的資產、最天然的安全屏障,但也因臺灣本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綿長且複雜,往往成為私梟利用船舶載運槍毒非法物品或人蛇從事不法偷渡之管道,存在犯罪與防疫的風險與問題,且中國因沿海漁業資......
人權是普世價值,也是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聯合國為落實《世界人權宣言》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合稱兩公約)所揭示之人類各項基本權利,於1989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Con......
一、 前言 為有效提升國內薪資水準,讓人民生活得更好,政府自105年5月以來,除推動軍公教人員加薪、鼓勵企業加薪、調高個人所得稅相關扣除額、強化薪資透明化等措施外,為保障弱勢勞工的基本生活,連續調漲基本工資,......
臺灣人口快速老化,已於107年3月邁入高齡社會,推估至11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使得長期照顧需求人數隨之增加。又因家庭的照顧功能逐漸式微,個人與家庭的照顧壓力日重,進而衍生社會與經濟問題。因此,建立完善的長......
我國少子女化趨勢日趨嚴重,已成為國安問題。為提升國人生育意願,政府啟動各項鼓勵婚育政策,如106年核定「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納入「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107年7月起推動「我國......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安全、繁榮的優質海洋國家,政府於107年成立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政策的統合機關;108年公布《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事務政策方向並明定每年6月8日為......
網路的普及與科技進步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卻也衍生許多新型態的不法行為,使得性別暴力不再侷限於言語和身體的侵害,如我國某網紅以電腦合成深度偽造(DeepFake)「換臉」的方式,製作不實性影像,對外散布、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