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
一、 前言 鑑於氣候變遷對環境、人類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愈來愈大,也愈來愈緊急,全球已有130多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此一全球趨勢,蔡總統亦於1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
因受國際通膨及升息壓力、烏俄戰爭膠著、中國經濟放緩、美中科技爭端再起、氣候變遷影響與日俱增等多重下行風險挑戰,近期國際主要機構預測顯示,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仍較去年疲弱,主計總處也下修我國今年經......
一、 前言 臺灣工藝豐富而多元,從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中汲取養分,結合地方資源素材與人文,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地方工藝產業,如鶯歌的陶瓷、新竹的玻璃、苑裡的藺草編織、竹山的竹編、三義的木雕、花蓮的石雕等,不僅呈現出......
臺灣能源98%仰賴進口,又因是島國,電力無法跨國支援,提升能源自主及多元至為重要。同時,全球為因應環境惡化與能源短缺,刻正邁入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因此,推動能源轉型達成減碳目標,減少進口能源依賴,並帶動我國......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我國於109年2月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特別條例),行政院依特別條例原編列600億元(紓困1.0),其後因全球疫情加劇,5月修正特別......
推動公共建設,除了可以擴大內需、帶動經濟,更能透過資源的妥適分配,平衡城鄉差距,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讓每位國民都能享受更好的生活,故推動公共建設計畫一直是政府施政重點之一,如推動中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即是為打......
為紓解我國少子女化的國安問題,政府積極研訂「0-6歲育兒政策」,除透過107年6月修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擴展多元教保服務模式,並加速擴展公共化托育/就學名額,讓家長能放心托育子女外,並於同年7月起推動「......
一、 前言 因全球經貿局勢面臨COVID-19疫情、美中科技角力、俄烏戰爭衝擊等挑戰,促使國際大廠重新調整研發及供應鏈布局。我國因疫情控制得宜,且具備全球半導體產業關鍵地位、高素質研發人力、完整產業群聚、絕佳......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教育的好壞,也就關係著國家未來的好壞。政府極為重視教育發展,教育預算已從105年2,400多億元,提升至今(111)年3,000多億元,除落實及優化各項教育政策外,近年來並持續改善公......
一、 前言 自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60多年以來衛星科技已廣泛運用於通訊、遙測、導航、氣象、科學領域,對社會和民生影響無遠弗屆。鑑於太空科技可帶動各項尖端技術研發創新,提升國家競爭力及增進民生......
臺灣人口快速老化,已於107年3月邁入高齡社會,推估至11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使得長期照顧需求人數隨之增加。又因家庭的照顧功能逐漸式微,個人與家庭的照顧壓力日重,進而衍生社會與經濟問題。因此,建立完善的長......
COVID-19疫情侵襲全球兩年餘,除發展出如居家辦公、遠端視訊會議等的新生活型態,亦有許多運動愛好者因無法於健身場館使用運動器材、接受教練當面指導、不能臨場感受熱血沸騰的精采賽事,在體育活動被迫中斷下,驅......
臺灣是個海島國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為打造成為一個生態、安全、繁榮的優質海洋國家,政府於107年成立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政策的統合機關;108年公布《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事務政策方向並明定每年6月8日為......
臺灣是擁有多元語言文化的國家,多樣紛呈的語言在這座島嶼上多元並存,不僅豐富臺灣的文化內涵,也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特色與資產。然而目前除臺灣華語外,臺灣原住民族語、臺灣平埔族群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
臺灣社會由多個族群組成,因此造就出多元且豐富的文化態樣,而客家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政府重視客家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過去幾年來,不斷從法制、預算及政策等各方面努力推動,如106年「講客廣播電臺」正式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