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重要政策

:::
長照2.0,讓照顧的長路上更安心

日期:113-12-23
資料來源:衛福部

  • 長照2.0,讓照顧的長路上更安心  共1張

一、 前言

臺灣已於107年3月邁入高齡社會,推估至11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因應未來龐大的長照需求並減輕家庭照顧沈重的負擔,政府自106年起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長照預算從105年近50億元增加至113年超過800億元,除積極布建居家式、社區式及住宿式服務外,同時推動長照給付及支付新制與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亦致力保障照顧服務員薪資待遇、提升失智症服務涵蓋率,並持續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顧、強化失智症照顧量能及整合居家醫療,廣泛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註: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1%,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

二、 「長照2.0」—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

(一) 社區整體照顧ABC模式,實現在地老化
■ 建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長照ABC)
為實現在地老化,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的多元連續服務,普及照顧服務體系,自106年至113年10月,已布建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774處、B級 (複合型服務中心,含「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9,419處、C級(巷弄長照站)4,718處據點;截至112年12月底,整體長照服務人數已逾68萬9千人,長照服務涵蓋率亦提升至80.19%。

(二) 擴大服務對象及項目
服務對象擴大
擴及衰弱老人及安寧照顧。除65歲以上失能老人,還包括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症者及任何年齡的失能身心障礙者,長照需求服務人數從106年51萬1千人增加至112年86萬398人。
服務項目增加
服務項目增加為失智照顧、原民社區整合、小規模多機能、照顧者服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預防/延緩失能,以及延伸出院準備、居家醫療等17項,向前端銜接預防保健,降低與延緩失能,並向後端銜接安寧照護,讓失能與失智者獲得更完整、有人性尊嚴的照顧。具體成果如:
1. 完備失智照顧服務體系:至113年11月,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分別設置120處服務、546處服務。
2. 出院銜接長照:106年4月起推動「出院準備銜接長照2.0計畫」,讓有長照需求的民眾在出院3天前就完成需求評估,使出院後到取得長照服務,原需等待50多天,大幅縮短至4日。
3. 長照服務與醫療照護整合:108年7月19日起實施「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提供以居家失能個案為中心之長照與居家醫療整合服務,至113年6月,派案服務人數超過24萬2,151人。

(三) 服務找得到、容易找
單一窗口
於全國22縣市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及其分站,提供單一窗口,受理申請、需求評估,並協助家屬擬訂照顧計畫等業務,提供民眾便利可及的長照服務。
■ 「1966長照服務專線」
民眾撥打專線後,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將派照管專員到家進行評估,依需求提供量身定做長照服務,截至113年11月計有36萬8,061通。

(四) 推動給付及支付新制,量身打造照顧計畫
整合長照服務為4類,讓長照服務更專業多元
新制建立與服務單位特約機制,分為「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及「喘息服務」4類給付,由照管專員或個案管理員針對個案長照需求量身打造照顧計畫,再由特約服務單位提供長照服務,讓長照服務更專業多元。
更細緻反應不同失能程度的照顧需要
新制增加更多的評估面向(例如工具性日常活動、特殊照護、情緒及行為型態等),將各類的長照失能者納入長照服務對象;同時將長照失能等級自3級分為8級,更能滿足不同失能程度的照顧需要。
論時數改為論服務項目,讓長照服務更有效率
新制將長照服務內容分別按次、按日、按時等多元支付方式,打破過去僅依「時」計價之模式,並改善不同工同酬之情形。此外,提升全職居家照顧服務員平均月薪至超過3萬8千元,部分工時時薪亦有223元,吸引健康照顧科系畢業生投入相關產業。至113年9月,照顧服務員人數超過10萬1,971人。

三、 其他建構友善高齡環境之措施

減輕身心失能者家庭的負擔:修正《所得稅法》,自109年起申報綜合所得稅,不論聘用看護、使用長照機構或在家照顧,皆可適用每人每年12萬元的「長照特別扣除額」。同時考量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對較低所得者無法受益或受益較少,提供「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並自112年起調增補助額度為每人每年最高12萬元,並取消排富規定。此外,自109年底起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者,全面放寬符合失能等級之服務對象,使用喘息服務外不受30天空窗期限制。
提升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109至112年推動「住宿式服務機構品質提升卓越計畫」,針對公私立機構給予每床1至2萬元的獎勵。另113至116年接續推動「住宿機構照顧品質獎勵計畫」,獎勵每家機構每年至多101至240萬元,鼓勵導入資訊科技,滿足中重度失能者及其家屬的需求。
強化社區預防照護服務網絡:聚焦向前延伸初級預防照護,以衰弱、亞健康及健康長者為對象,結合在地服務資源,提供健康促進及延緩失能課程,全國22縣市已設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另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營造適合長者安居樂活的環境。
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如醫院、衛生所、診所、長照機構)認證,提供長者更優質的高齡友善服務。
促進及提升中高齡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109年12月施行《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保障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權益,禁止雇主因年齡因素歧視;另放寬雇主以定期契約僱用高齡者,兼顧勞雇雙方彈性,並讓65歲以上的勞動力能夠再發揮。

四、 結語

為滿足國民長照需求並達成在地老化目標,政府將持續廣布長照據點,提升服務可近性,多管齊下打造「經濟自主」、「健康生活」、及「行動無礙」的高齡友善環境,使長者能有健康、快樂及尊嚴的老年生活,工作中的子女亦能安心托老。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