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創新執政一週年成果
日期:106-08-31資料來源:交通環境資源處
已故導演齊柏林先生基於對臺灣這份土地的熱愛,透過空拍攝影的方式將人類開發對環境的衝擊呈現給社會大眾,期望能喚醒國人對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其愛護土地的信念值得我們尊重與效法。 透過齊導於制高點拍攝之國道建設影像,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檢視著工程全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秉持永續及生態的思維,期能減輕工程對環境的干擾,推動國道永續環境復育,加強棲地連結、降低道路切割效應、積極復育,並與周邊藍綠帶串連,發揮淺山生態廊道和動植物庇護所的功能,達成「國道.綠廊道」之環境願景。 臺灣地形山地及丘陵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由於中央山脈之自然條件,主要河流多為東西走向,國道南北走向建設無可避免地對地質水文產生衝擊,造成部分路段生物棲地切割與劣化,以致道路致死與外來物種入侵現象陸續浮現。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近10年起展開一系列的國道永續發展與環境復育計畫,研擬永續經營發展策略,長期累積生態調查資料,持續推動相關工作,並完成各生態敏感里程分級管理。從藉由設置動物通道和防護網以減輕動物道路致死事件,到邊坡生態綠化、生態池營造及經營、特有植物異地保存,積極恢復棲地連結與復育。 未來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將持續透過動物致死熱點的改善、國道沿線環境的綠化,淺山棲地連結縫合,並串聯鄰近藍綠帶、大面積公園綠地來營造生態庇護所,進而達成國道永續發展與環境生態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