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院會議案

:::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情形報告

日期:114-10-09
資料來源:災害防救辦公室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情形在前進協助所總協調官季政務委員整合中央、花蓮縣政府、國軍及民間志工的通力合作下,第一階段的緊急搶救與環境清理工作已展現卓越效率,民生基礎設施也迅速恢復。


現階段工作重心由「緊急應變」全面轉向「復原重建」,政府將以最大的決心與資源,協助災民重建家園,並以永續發展為目標,規劃農地復原與國土韌性提升,重點說明如下:


一、救災復原進度:災區家戶內清淤執行率幾乎已達100%;主要道路除佛祖及保安寺清淤持續推進中,清淤幾乎達98%;側溝及下水道清理累積清淤長度達10公里,預計10月18日前完成清淤作業。


二、水電修復作業:透過完成鑽井取水、設置機動加水站、進行管線巡檢修漏作業、組成巡迴訪查小組協助轉介媒合水電專業志工等工作開展,逐漸恢復維生管線功能。


三、學校復原作業:除光復商工圖書館及行政大樓地下室及游泳池仍持續進行清理,需先採線上復課,於10月13日恢復實體上課,其餘學校皆於10月7日恢復實體上課。


四、淤土堆置及處理:累計清除淤土及垃圾量達10.2萬公噸,並已規劃暫置場6處,啟用3處,備用3處,淤泥及垃圾未來將以專案方式,朝機械分選後再利用處理。


五、重要基礎設施重建:各項工程皆已擬定短、中、長期計畫並加速推動。經濟部負責的馬太鞍溪堤防,第一道防線已提前完工,後續將進行加固與復建,預計於115年汛期前完成。交通部負責的馬太鞍溪橋,短期涵管便道預計10月15日完成,並將接續施作鋼便橋與永久橋梁,目標於116年底前全面通車。另為持續移除土砂,恢復河道承洪量,河川緊急疏濬計畫也已決標,將分三階段清除土石,確保河道通暢。


六、災民安置與照顧:目前已啟動「安心住,幫你付」專案,媒合超過400位民眾短期入住旅宿,並已規劃中長期的租金補貼、房屋重建修繕貸款利息補貼等方案。


七、未來工作規劃:政府已完成地形建模與地主清冊盤點,將立即與地方政府及農民展開協商,共同研議最妥適的農地利用與產業轉型規劃。另外,針對受損建物部分,同樣擬定短中長期策略,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展開家戶調查工作盤點中繼屋資源,後續待民眾需求確認後,啟動中繼屋評估規劃及設置作業,並已於10月8日啟動建築物安全評估作業。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