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院會議案

:::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情形報告:堰塞湖目前觀測狀況

日期:114-10-09
資料來源:災害防救辦公室

因應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決後對下游持續構成威脅,農業部林業保育署今(9)日上午以無人機觀測,確認壩體與水流狀況穩定,湖水穩定由溢流口排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約585萬噸,潰決後水位下降119公尺,目前蓄水量約為原本的6.4%,近一週變化不大,溢流口下刷速率亦趨緩。


觀測與模型分析顯示壩體整體崩壞機率低,但溢流河道兩側邊坡因坡陡、地質鬆軟,遇豪雨或地震仍有局部崩滑風險。農業部持續透過衛星、空拍與即時監測,掌握壩體與水位變化,若發現異常,將即時啟動警戒通報,包括群組、傳真、簡訊與廣播等方式。若發生地震或水位上升,花蓮縣政府將透過警報台發布海嘯警報,提醒民眾撤離。


為降低潛在威脅,農業部除強化監測,也規劃於汛期後,利用馬太鞍溪北岸緩坡開設溪床便道,近日將在水勢趨緩時派遣機具上溯,評估施工所需資源。如能抵達壩體下方,將研擬非汛期進行降挖與穩定工程,並持續檢討警戒與應變機制,強化整體應對能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