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提示:
民國113年7月18日第3913次會議
一、臺北市林副市長提及近來臺北市一再有跳電的情形,影響民眾生活,我深感抱歉。由經濟部及台電公司的檢查報告顯示,是因為電網老舊韌性不足所致,惟無論如何確實已造成民眾生活上的不便,在此我們再次表達最深的歉意。台電公司也將以5,600多億元的經費,在10年內分階段完成「電網韌性建設計畫」,經濟部郭部長更一再宣示要縮短原訂的10年期程,提前在4年內完成,儘早讓民眾不再承受因跳電為生活帶來的種種不便。請郭部長督促台電公司積極辦理,並向林副市長說明目前的執行情形外,也請台電公司澈底檢視臺北市的輸配電設施,未來相關變電所設置工程,也請地方政府予以協助。
二、我在今天院會結束後所接續主持行政院召開的第1次經濟發展委員會,備受各界矚目。委員會是由包括我在內及其他內閣成員共14位所組成,未來也會陸續邀請相關產業專家及學者擔任委員會的顧問。由於各界對委員會都寄以厚望,相信在大家集思廣益下,可以提出具體可行的計畫,我們也都能依計畫的期程逐步達成目標。
我也要特別說明的是,行政院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主要是為了「引入資金,帶入人才,投資臺灣」,在此同時,我們更要關注國內民間企業任何對外投資是否符合國家重要經濟發展政策及戰略目標,因為兩者之間不該有所矛盾。其次,引入資金及人才既是為了投資臺灣,強化本國產業,因此,對於任何外來會破壞我國產業結構或供需秩序的不當競爭(如低價傾銷等),政府也不能不有所作為,以維護我國經濟安全。總之,強化我國經濟體質及維護我國經濟安全兩者是並行不悖,應同時並進,除了參與經濟發展委員會的部會首長外,我也希望其他各位首長們,基於都是國家政府大家庭的一份子,也能在其他領域一起努力為國家奉獻。
報告事項
一、教育部陳報「0-6歲國家一起養2.0執行情形」報告,請鑒核案。
決定:
(一)准予備查。
(二)為落實賴總統所提出的「0-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協助育兒家庭、健全友善成長環境,本院致力打造平價、優質、普及的托育體系,持續擴大公共化及準公共服務,目前已可提供60萬個0-6歲托育名額。自本(113)年1月起,未滿2歲的幼兒公共化及準公共托育補助,分別再加碼提高至7,000元及1萬3,000元。截至6月份為止,該年齡層的幼兒每五人就有一人受惠。
(三)為順利銜接2歲幼兒就學需求,教育部106年至113年已累計增設1,078班2歲專班,2歲幼兒入園率由106年約15%成長至53%,預計今年至115年再增設200班。本院將持續針對公共化不足的地區,協助地方政府擴大服務量能。
(四)在完善托育體系方面,政府也持續擴大服務範圍。教育部自今年1月寒假開始實施平日延長照顧及寒暑假加托服務。今年暑假,已有超過9成(2,245所)公立幼兒園辦理暑假加托服務,約有6.5萬名幼兒參與。此外,自8月起,公共化幼兒園將開始試辦臨時照顧服務,希望未來也能建立更彈性的制度。
(五)另為建立友善育兒的勞動環境,讓更多的父母可兼顧職場與家庭生活,勞動部自今年5月起試辦彈性育嬰留職停薪,讓有照顧需求的勞工得以單日、5日或7日為單位申請育嬰假。請勞動部持續蒐集彙整勞動現場實務運作情形,作為未來政策推動的參考。
(六)少子女化是國安問題,涉及面向多元,後續請陳時中政委會同有關機關,全面盤點相關對策及措施,滾動檢討、持續精進,為國人打造更友善育兒的環境,讓年輕一代「願婚、敢生、樂養」。在此也特別對與會的直轄市副市長所提意見表示感謝之意。
二、衛生福利部陳報「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報告,請鑒核案。
決定:
(一)准予備查。
(二)為維護新生兒及兒童的生命健康,減少可預防的死亡及失能,實踐「健康臺灣」的施政願景,本院自114年起將擴大投入經費,推動第2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依據兒童各面向醫療照護需求,完善周產期新生兒、兒童的醫療連續性照護,提升兒童發展篩檢及轉介效能,強化兒童初級照護與健康管理,並精進兒童重難罕症照護及醫事人才培訓。
(三)請衛福部積極整合醫療及社政體系量能,全面優化兒少的醫療照護網絡,以降低臺灣嬰幼兒死亡率,守護兒童健康。
三、農業部函送「臺灣農業部與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有機產品相互承認瞭解備忘錄」,請鑒核案。
決定:由院復准備查,並函請總統府秘書長查照轉陳。
討論事項
一、文化部擬具「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請核轉立法院審議案。
決議:
(一)通過,函請立法院審議。
(二)國家對不義遺址的重視,保存歷史記憶,是瞭解真相、促進和解,實踐轉型正義的重要工程,也是文明社會展現決心,反省過去不復蹈前轍、包容傷痕及錯誤,深化民主的具體行動。本條例擬將不義遺址之調查研究、修復規劃、管理維護及教育推廣、公有空間活化、獎勵私有空間保存等事項法制化,透過專法規範,系統化推動我國不義遺址的保存及維護。
(三)本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後,請文化部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四)我認為無論是什麼樣的歷史,保存歷史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在此我要再度引用享譽國際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名言,「人類跟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如果我們選擇記憶,但不記取仇恨,是記取歷史;如果是遺忘,錯誤將可能會重現,歷史會重演。因此,如何讓後人能夠瞭解過往的歷史,是我們這一代的共同責任,但絕不是在當中做任何仇恨的轉嫁,相信這也是我們一起該有的分寸及認知。在此也對桃園市蘇副市長所提的意見表示感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