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提示:
民國113年5月30日第3906次會議
一、日前(5月26日)新竹市東區高樓社區發生火警事故,非常遺憾造成兩位消防同仁的殉職,在此表達最深沈的哀悼之意。當天我即請內政部劉部長及消防署蕭署長親赴現場,對罹難的消防同仁家屬表達我們誠摯關切的慰問,同時也全力協助後續的撫恤、追晉、獎章請頒等事宜。
政府是第一線消防同仁最強而有力的保障與後盾,行政院將全力支持消防基層人員所需的救災物力及人力,提升消防同仁救災勤務安全。目前已核定內政部消防署約260餘億元的中長期計畫,其中包括我上週五(5月24日)所批准的「充實直轄市、縣(市)政府消防機關外勤消防人員個人救災裝備器材中程計畫」19億元的經費。本院也將支持消防署所提報的「建構消防人員工作安全衛生作業中程計畫」(刻由國發會審查中),未來將搭配多元方案增補消防人力及強化消防救災安全的訓練,輔以科技防救災的應用,全力支援充實消防人員物力的設備、設施、安全訓練,期望能使第一線的救災人力量能逐步到位。
二、明天(31日)就是我們行動創新內閣首次到立法院進行施政方針報告並備詢,我們會依循方針的施政藍圖,按短、中、長期的規劃,逐步推動國家希望工程的各項政策跟計畫。總統委以行政團隊這個重任,人民對我們有高度的期待,請各位首長務必秉持專業、誠懇溝通,全力以赴促成行政與立法間的合作,凡是對國家有益、造福人民的政策,我們必須堅守價值,勇敢捍衛人民的權益。此外,當我們站上立法院備詢臺時,面對每一位立法委員的質詢,就是面對其背後所代表的人民聲音,而我們的每個回應也正是政府對人民的承諾,請各位首長做好充分的準備,我深切期盼明天會是立法、行政兩院互動一個好的開始。至於方才秘書長提醒總質詢期間首長請假事宜,也請各位首長務必配合。
三、我要再次強調「國家要發展」、「經濟要發展」是我們對人民的重要承諾,而這都需要跨部會的通力合作,因此,亟需凝聚各部會首長的智慧及想法,大家集思廣益,方能為國家為人民籌謀更美好的未來。因此,國發會為國家重大政策邀請部會首長參與的會議,在此要求部會首長務必親自全程參加,經由充分的討論,凝聚共識,才能據以推動,展現我們就是「積極行動,創新思維」的內閣。
四、新北市侯市長建議中央成立專責的捷運工程機關,以因應未來全國捷運的發展,事實上20多年前我在臺北市議會服務時,已有此提議,考量當今的環境條件較之前更有利於專責捷運機關的成立,也請相關主管部會及負責督導的政委予以考量。
報告事項
一、經濟部陳報「近期水情展望及防汛準備」報告,請鑒核案。
決定:
(一)准予備查。
(二)經濟部自去(112)年10月起展開抗旱作業,感謝全體國人、中央及地方、各供水及用水單位共同配合執行節水調度措施,讓民生及產業用水都維持穩定供應,其中一期稻作更在農業部協助灌溉管理下將陸續完成供灌,也請農業部持續強化農業用水管理工作,讓農業重要命脈的水源可以做更有效的調度。
(三)時序進入防汛期,請各部會持續颱風水災應變整備。行政院已於5月27日核定新的一期「水災智慧防災計畫」,五年將投入30億元經費,強化科技防災能量。相關風險管理及整備工作也須確實執行,請地方政府加強清溝、預排水措施,如發生致災性強降雨,請依災害情資即時進行必要管制,讓民眾避開危險,減少災害損失。此外,也請中央相關機關在施作道路工程時,務必強化環境清理,避免有桃園市蘇副市長所提的因工程廢棄物影響排水,造成淹水的情形。至於與會地方政府首長代表也有提及過去前瞻基礎建設中的水環境建設確實大幅改善地方淹水機率,希望未來可以繼續推動,本院也將由下而上,依據地方需求,在「均衡臺灣」的理念下,讓前瞻建設做整體的分配,而攸關改善地區淹水的建設,亦將優先列入。另外,季政委所提今天下午將召開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防汛整備會議,相當重要,在此請相關部會首長務必指派一定層級以上的專責人員與會,經由充分討論,形成共識,解決問題,才能將汛期災害的影響降至最低。在此也特別感謝新北市侯市長就防汛經驗提供相關建議,請水利署參考。
(四)0403花蓮地震後土石鬆動,為避免颱風豪雨造成河水泥沙含量飆升,影響供水穩定,請經濟部持續確保相關水利設施的安全,全面展開水庫安全、伏流水、地下水井及濁度應變等各項整備作業;地震後如遇強降雨易引發二次災害,也請農業部強化受影響區域的坡地監測及土砂崩塌預警機制,提升坡地防災的整備能力。
二、交通部陳報「拓展觀光亮點 帶動兆元產業」報告,請鑒核案。
決定:
(一)准予備查。
(二)觀光一向是國家重大政策,除了主管的交通部外,其他部會也都非常重視,由方才與會首長的踴躍發言可見。但如何透過資源的整合發揮更大的力量,這也是我們行政團隊所要努力的方向,絕不懈怠。尤其臺灣觀光元素相當多元,從傳統到流行、從宗教到表演,各具特色相當有吸引力,交通部為推動臺灣觀光新品牌的努力,值得肯定,也請持續透過多元行銷管道吸引更多來自各地的觀光客,但更重要的是軟硬基礎建設的升級,讓交通及旅宿的服務品質可以再進一步的提升,此外,如何將具有多元特色的臺灣文化底蘊融入觀光場域,讓我們的觀光更具生命力,也請文化部積極協助,希望在各部會的共同協助下,透過拓展全球組織整備計畫、培訓產業人才、提升服務量能,早日順利達成千萬旅客來臺的目標。至於桃園市蘇副市長所提將北桃都會區納入區域觀光圈,也請觀光署加速辦理。
(三)自6月1日起,行政院將陸續啟動「振興花蓮震後觀光產業實施計畫」3大方案及6大措施。花東區域是旅遊共同圈,請相關部會在推動各項振興旅遊方案時,務必與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配合暑假及節慶,強化宣傳,才能發揮最大的振興效果。
(四)我們歡迎陸客來臺的政策始終沒有改變,兩岸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跨出第一步,期盼中國方面也能展現相對的善意和努力,共同為兩岸的和平與交流作出貢獻。
(五)有關旅行社組團赴陸事宜,交通部原宣布執行到今年5月31日為止,但考量仍有一定數量的旅行團未能於5月底前及時付諸執行,為維護旅客及旅行業者的權益,政府決定113年6月1日前所規劃的旅行團可繼續執行,未來我們將視執行狀況適時滾動檢討,讓相關政策符合全民及觀光產業的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