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影音快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F76mAHVsE
103年7月28日江院長出席「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

日期:103-07-29

「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於今天(28日)上午12時,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圓滿閉幕。「經貿國是會議」全國大會第3天,由行政院江宜樺院長及林信義顧問共同主持,首先由馬總統蒞會致詞,接著進行綜整意見報告,再由與會代表就報告內容提出補充修正,最後由經濟部張家祝部長及國發會管中閔主委進行總結。

馬總統在致詞時,強調臺灣有多元價值與蓬勃發展的公民意識,但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仍應想辦法異中求同、凝聚共識,將公民社會的熱情,化作國家進步的助力,而這正是舉辦「經貿國是會議」的目的。針對「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議題,馬總統表示,與會代表提出建構因應全球化之經濟戰略、創新青年教育與協助青年立業等建言,政府將務實檢討、落實,作為未來施政的重要圭臬。

在「臺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與兩岸經貿策略」議題方面,馬總統認為,自由化與國際化一定會對臺灣經濟社會帶來衝擊,但我們應該正面迎戰,政府要在產業輔導、支援、救濟方面提出具體配套方案,同時對租稅與社會福利政策加以檢討,以減少相關衝擊與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最後,馬總統承諾將要求行政團隊將本次會議的各項共識具體化為行動方案,訂定時間表全力落實。

在總結報告中,張部長與管主委就兩大主軸議題分別進行總結意見摘要簡報,並提出政府未來政策推動目標與施政重點。摘要如下:
1.議題一「全球化趨勢下臺灣經濟發展策略」
(1)加速國際融合:正面因應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挑戰,儘速擬定全球化策略,確實落實執行計畫,並強化社會溝通。
(2)推動產業創新:運用多元政策工具(如產業再造基金、合理稅制、預算配置等),加速推動產業轉型,積極發展創新經濟。
(3)協助青年圓夢:透過加強產學合作,加速再造技職教育,優化產業人才;透過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自主多元學習等,塑造青年國際競爭力,並建構青年創新、創業之資源整合平臺,協助青年掌握全球趨勢,拓展青年機會。
(4)強化社會公義:檢討現有產業因應方案,並研議設置跨部會平臺,協助弱勢族群與改善所得分配,同時運用科技、文化與創意加值等,活化在地經濟,以及研擬「社會企業行動方案」與推動社會企業。
2.議題二「臺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與兩岸經貿策略」
(1)「穩定兩岸、連結國際」
−加速臺灣參與 TPP/RCEP:結合政府民間力量,落實推動臺灣對外洽簽 FTA/ECA 之路徑圖。
−持續推動兩岸經貿合作進程:建請立法院速審兩岸服貿協議,並儘快完成兩岸貨貿協商。
−加強兩岸協議監督及風險控管機制:儘速完成兩岸協議國會監督法制化工作,每年發表兩岸風險紅皮書,並建立中國大陸對臺灣政治經濟影響力的評價系統。
−強化政策溝通擴大參與:成立國家媒體提案中心,建立網路社群參與的 SOP,或常態性的公民線上討論平臺。
(2)「確保優勢、共享利益」
−確保臺灣經濟優勢:加速推動「育才、留才、攬才」工作,尤其是培養青年國際觀與競爭力,確保對大陸產業技術領先差距。
−擴大臺灣經濟縱深: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及擴大新興市場出口,以開發國外新市場及拓展產業鏈。
−完備損害救濟機制:檢討修訂「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研議成立受衝擊勞工扶助基金,經貿協議納入「勞動權益保障專章」。
−確保兩岸經貿交流利益共享:如布建在地農業價值鏈體系,落實檢討陸資一條龍式投資觀光業情形

江院長並強調,目前社會存在各種不同看法,但面對攸關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時,必須以理性方式尋求共識,避免國家續處於分裂、猜忌、對立的狀況。江院長特別說明,召開「經貿國是會議」的目的,亦是回應太陽花學運的部分訴求,國人應該以最大的包容跟耐心,與不同意見者進行溝通,特別是朝野應思索「在朝當思在野日,在野也有在朝時」,共同用民主的機制來化解爭議,讓臺灣得以繼續前進。最後,江院長要求各部會必須嚴肅看待本次會議各項意見,並納為行政部門政策擬訂之依(參)據。

回頂端
{"DetailNEWSKey":"7d8ebb17-810a-408c-862c-1c28ce8c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