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0)日出席「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開幕式時表示,臺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基於對反貪腐理念與價值的認同,持續進行各方面努力,積極展現反貪腐決心。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下,政府透過法制修改、政策訂定、預算分配及相關機關設置等方面推動反貪腐工作,並深獲國際權威機構肯定。院長指出,我國在2018年提出「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首次國家報告」後,政府已依據審查委員建議項目予以精進,至盼審查委員此次繼續給予指教,以更具體檢驗出臺灣反貪腐工作的執行成果,以及尚待努力之處,政府定會持續努力做到更好,以不負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蘇院長致詞時首先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竭誠歡迎所有國際審查委員,在COVID-19疫情期間,不受旅途不便影響,專程遠道來臺參與本次「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其中,伍格式(José Ugaz)主席來自秘魯、吉莉安·戴兒(Gillian Dell)委員從德國出發、茱莉·海格(Julie Haggie)委員來自紐西蘭、金巨性(Geo-Sung Kim)委員來自韓國、彼得·里奇(Peter Ritchie)委員來自澳洲,而伍格式主席、金巨性委員及彼得·里奇委員更是第二次來臺參與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蘇院長特別表達誠摯感謝。
蘇院長表示,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下,政府有決心推動反貪腐工作,臺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基於對反貪腐理念與價值的認同,持續進行各方面努力,希望能進一步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反貪腐的決心,同時也向人民展現政府謙卑的態度,並會承擔責任做好相關工作。院長強調,一個政府或相關機構若不能反貪腐,就不會有行政效率和能力,在預算分配、照顧人民方面將無法做到公平和溫暖,甚至司法審判也會失去公平正義。
蘇院長指出,我國在2018年提出「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首次國家報告」,在國際審查會議上,獲得審查委員許多肯定,這4年來,政府也展現誠意、決心和努力,依據審查委員提供的建議項目予以精進,此次我們依舊秉持謙卑的態度,希望各位德高望重、著有經驗的國際審查委員能夠繼續給予指教,具體檢驗出臺灣反貪腐工作的執行成果,以及尚待努力之處。
蘇院長強調,反貪腐工作無法一蹴可幾,必須從法制面、政策面、政府體制運作等方面不斷努力,同時還需設有監督制衡機制,而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政府即不斷透過法制修改、政策訂定、預算分配及相關機關設置等方面推動反貪腐工作,臺灣也因此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及誇讚。儘管如此,我們不會以此自滿,仍會更加謙卑,並就不足之處持續精進。
最後,蘇院長再度感謝各位國際審查委員不遠千里而來,同時也感謝立法院、司法院、相關部會、國際駐臺使節及民間團體共襄盛舉。此次國際審查會議為期2日,希望透過大家面對面交流,踴躍提出各種意見及指教,政府也會蒐集各方意見進行檢討改進,我們有決心和毅力,一定會讓臺灣反貪腐工作逐步做到更好,以不負人民對我們的期待。隨後,蘇院長也與5位國際審查委員及貴賓一同觸碰開幕燈柱,為接連2天的審查會議揭開序幕,並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