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林全今(4)日出席「105年青年政策論壇全國會議」時表示,他充分感受到年輕人對國家未來的關心,期待年輕世代保持對公共政策的熱忱,以冷靜思維持續思考,並有耐心不斷與社會大眾溝通,以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質。
林院長指出,所有公共政策對社會的影響是長遠的,但優質的公共政策不易形成,因為牽涉社會各階層不同觀點與不同需要,不容易讓每個人滿意且獲得結論。
林院長表示,好的公共政策制訂者的先決條件是關心社會、對社會有熱忱,並以理性思維思考,才能推出品質好、問題導向的公共政策,並且保持對公共政策的挑剔與不滿,才能從中思考如何精進的對策。
林院長進一步指出,公共政策應該以問題為導向,解決社會關注的議題,越是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公共政策的意義就越大,例如年金改革就是社會高度重視的議題。其次,必須藉由傾聽發掘社會問題,並經過適當演繹,找到問題的關鍵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林院長表示,公共政策必須跳脫既有觀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補正過去的盲點,繼續向前走,今日會中他看到青年代表提出的「勝利方程式」與「企業社區」等,都是用新想法提出解決問題良方的最佳例證。
此外,林院長強調,公共政策也必須具備可行性,否則無法解決問題,可行性往往建立在社會共識與務實性的基礎上,並結合良好的政策演繹,克服科技改變、數據取得、隨時變動的社會需求等變數,取得社會共識後,才能夠凝聚更多的社會資源。
林院長對今日許多年輕世代參加公共政策論壇感到欣慰,並表示藉由聆聽相關簡報,讓他有學習與啟發的機會。他勉勵青年代表繼續努力才能實現這些政策好點子,並保持對公共政策的熱忱,做好準備,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公共政策的主政者。
教育部表示,青年政策論壇全國會議為青年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的平臺,藉由與會人員分享政策研發競賽優勝團隊的研發成果,聽取政策論壇全國代表報告地方論壇青年政策建言,並由相關部會予以回應,是政府重視並鼓勵青年政策建議的重要機制。
教育部指出,今(105)年青年政策論壇以「社會創新」為主軸,主要涵蓋青年世代關注的「養育照護」、「高等教育」、「青年就業」及「青年文化」等四大面向的討論議題。今年青年團隊政策好點子競賽的指定主題優勝團隊,提出「企業社區」、「漁生─磺港漁村再造計畫」、「築一座阿里山」、「臺灣好日記」、「言紙有物」等許多解決當前問題的好點子,充分展現青年對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與高度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