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4)日上午出席第二屆國家農業科學獎頒獎典禮,並肯定所有獲獎者的努力與成果。蘇院長表示,國家農業科學獎是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由國家評選與頒發,希望藉此鼓勵民眾運用創新科技,展現新農力,讓臺灣農業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政府一向支持農業發展,透過今日頒獎,希望能樹立典範,並將更好的方法加以推廣運用。最後,蘇院長也向所有偉大、在農業上努力的農民朋友們鞠躬敬禮,表達深切的感謝之意。 蘇院長表示,國家農業科學獎是農業科技研發的最高獎項,由國家評選與頒發,希望鼓勵民眾運用創新科技,展現新農力。蘇院長強調,他非常感謝從事農業的相關人員,不論是在農田或山林耕作的農人,在研究室從事研發、改良的人員,或為農產品物流運送、保鮮等人員,透過這些人員的團隊運作及努力,讓我們能夠吃得更好,因此都應給予獎勵、肯定及感謝。 蘇院長也憶到,他年幼時吃的土芭樂是小小一顆,體積約乒乓球大小,且種子多、口感酸澀,但現今的芭樂經過不斷改良,不僅口感香脆又大顆。此外,臺灣現在除自產蘋果外,連以往須遠赴日本才能吃到的柿子,現在在國內生產的品質也不輸日本,如此種種皆可看出臺灣因為有最好的農民和研發團隊,所以即使在面積不大的土地上,都能努力做出最好的成果,讓臺灣不僅吃得飽、吃得好,還能出口賺大錢。 蘇院長強調,臺灣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不斷提高競爭力,與世界競爭,而提高競爭力的方法,就必須運用科技,展現「新農力」。蘇院長感謝相關農業團隊研發各種方法,讓農產品能夠從產地到餐桌均符合品質,並迎合世界需求,例如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或利用冷鏈保鮮、快速運送,以減少農產品耗損等,因為農民用盡心力,並不斷努力提高效率,才能讓我國農產品更具競爭力,同時在世界上保有一席之地。 蘇院長也非常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陳吉仲主委,陳主委出身農家並在國外名校取得博士學位,自接任農委會主委後,始終不忘團隊,並積極發揮理想,為從農人員爭取調整薪水及津貼。對於陳主委所爭取的預算,蘇院長說他向來都是大力支持,因為他深切了解,再多的黃金、鑽石寶物都無法替代農業和糧食。政府必須用盡努力及方法,以提前做好各種準備應對各種變化,或許有一天臺灣也能夠靠自己的糧食餵飽國民,因此他一直全力支持農委會相關作為。 蘇院長表示,從事農業發展表現優異的團隊與個人,都應給予肯定和獎勵,因此政府設立國家農業科學獎評審委員會,蒐集各方面資料,並頒發國家農業科學獎予傑出的團隊和個人,希望藉此樹立典範,成為其他人學習和景仰的目標,並能在各方面運用好的方法。 蘇院長指出,陳吉仲主委方才致詞時提到,國家農業科學獎得獎人研發的農業科技,除節省農業生產成本外,亦大幅提高我國農業產值及競爭力。蘇院長強調,得獎人除了自身努力外,其成功的背後必定有一群人給予協助或一起努力,因此得獎人一定有欲致謝的對象,讓他能夠有機會獲獎,而「懂得感恩,才能讓成就更有價值。」 有鑑於此,蘇院長強調,不論是工程人員或任何從事發明的得獎人,其背後一定有許多支持的力量,因此政府應再研議規劃更多獎勵機制,以鼓勵更多人投入,也讓這些投入者的家屬願意給予支持。蘇院長也提到,任何一項發明若能夠帶來正向的改變,在此發明成功之際,就應該多加宣傳,但宣傳時,仍要防範該發明涉及的專利技術不要被敵國剽竊,如此才能為自己的農民及國民創造更多收益。 蘇院長指出,部分民眾時常跟他說:「你都74歲了,還這麼拚」,但他認為即使再怎麼辛苦,也樂在其中,尤其聽聞榮獲神農獎的崑濱伯將近80歲的高齡仍在田裡做活,甚至做到暈倒,因此他每次端起碗用餐時,總會想起「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也要向所有偉大、在農業上努力的農民朋友們鞠躬敬禮。 致詞結束後,蘇院長親自頒發國家農業科學獎前瞻創新類、社經發展類、產業領航類、環境永續類等獎項,其中包含佳作、優選、傑出及千里馬獎共16個獲獎代表及團隊,並逐一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