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謝長廷今(5)日表示,臺灣發生至今各個階段的歷史,是我們共同的記憶,發展起來的意識,就是臺灣主體意識,歷史是我們精神的武裝,要誠實面對,然後從中體會相處之道,不要再讓這片土地發生與二二八同樣的悲劇,二二八的受害者牽連好幾代,不是當事人是無法真正體會的,所以臺灣所有族群,都應從互相瞭解中,彼此尊重,彼此接納。
謝院長今日於臺北二二八紀念館前廣場出席由導演鄭文堂執導的「228事件紀錄片―傷痕228」全國首映會時,作以上表示。他感謝製作本片的二二八基金會及公視對紀錄臺灣這片土地所作的努力,並祝首映成功。
謝院長強調,「共生」的真正意義是互相瞭解彼此的歷史,認識以後互相接納,和平相處,這是我們面對臺灣多元族群及歷史背景,應該抱持的態度。
謝院長表示,就他所知道的歷史,這是一部忠於史實、內容持平的紀錄片。他希望大家都能瞭解二二八的歷史真相,並藉著認識這段歷史,讓有經歷過和沒有經歷過的人,都能夠彼此尊重瞭解,這就是和解共生的意義。
謝院長強調,雖然二二八事件已不再是禁忌,政府也陸續以成立紀念館、設置紀念碑等方式,努力還原歷史真相,為受難家屬平反,但總覺得似乎尚有未盡善之處,那就是誰該負起責任?負責了嗎?如何負責?這種正義感的滿足一直是個遺憾,但並非為了報復,目的是要還原歷史真相。
謝院長表示,臺灣的民主運動,可以說一直是在「分期付款」,二二八歷史是李前總統所開放,當時還是國民黨執政,但是正義還是沒有被滿足。
謝院長指出,他出生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前一年,小時候聽到民眾談論二二八,都是竊竊私語,不敢公開談論,讀國中時,開始接觸政治選舉演講,常常聽到所謂黨外人士宣布,要舉行悼祭二二八亡魂活動,他的母親就趕緊要求他回家,整個氣氛非常恐怖。
謝院長表示,後來他加入黨外運動,二二八紀念日當天開始出現和平的紀念活動,回顧這段過程,臺灣民眾面對二二八這段歷史的態度,已有很大的轉變,大家比較能以較正常的心態去面對。
國策顧問黃崑虎、楊青矗,立法委員林濁水及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伉儷、教育部長杜正勝伉儷及新聞局長姚文智等人,今天都出席了首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