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97年前影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t5FQo5F14
2006年11月09日蘇貞昌院長出席「生態工程國際研討會」開幕典禮

日期:095-11-09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出席「生態工程國際研討會」開幕典禮,蘇院長在致詞時表示,生態工法不只是一種施工方法,還是一種結合安全、生態、人文的工法,他希望藉這次的國際研討會,讓國內外學者專家交換心得、互相學習,讓臺灣的生態工程更進步,讓我們的國家更好。
蘇院長,臺灣像很多的先進國家一樣,早期重視發展經濟的時候忽略了生態環境的重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覺得需要檢討。蘇院長強調,人應該跟生態揉合在一起,不要做任何的破壞,如果為了生活及需要,出於不得已要做開發工程,也應該研究如何在需要、安全、生態及人文上做到最好的調和,做到最大的滿意及最少的破壞。蘇院長接著表示,臺灣面積不是很大,這裡的2千3百萬人有最大的決心保護生態環境,希望現在進行的是今天做明天不會後悔,也不會讓子孫覺得遺憾的工程,因此,我們要向世界各國學習經驗並認真研討。

蘇院長並以自己為例指出,頭上沒有頭髮的人,夏天太陽曬會痛,冬天會覺得冷,所以我們不能讓地球禿頭,要種很多樹,把環境保護好。他擔任臺北縣長時,就從這種角度出發整治淡水河,並且就地取材,採用生態工法,不但改善了髒亂的環境,也建構出漁人碼頭、八里左岸和一千多公頃的河邊腳踏車道,讓人民可以親水及遊憩,而這種作法過去幾年在臺灣各地也漸漸得到重視,他並期許國內的產官學界利用這次的國際研討會向國外的學者專家學習最新的經驗,讓臺灣的生態工程更加進步。

今天陪同院長出席的官員有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新聞局長鄭文燦等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