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2)日下午出席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所舉行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閉幕典禮,院長肯定此次會議的用心與積極,並承諾政府將持續逐項推動會議各項共識,一起為臺灣、為國家、為地球而共同努力。
蘇院長表示,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是陳總統在去年7月5日和環保團體會面後所允諾召開的,從議題的蒐集、分區與預備的會議到大會,實際投入此次會議的各界人士達3000人次,會議達成了248項共識,有72項有待努力;院長對於與會各界人士的用心、積極,院長除了表達感佩之意,他也表示政府部門將接續逐項推動,希望一起透過理性的討論,達到最好的結果。
對於昨天李遠哲院長表示要將綠島建設成為國際生態旅遊島,蘇院長也特別強調,政府會具體落實此項建議;另與會人士建議總統及5院首長及政務官一年應有10小時有關永續發展的課程教育,院長打趣的說聽起來有點像是酒駕之後要去上課,但他會跟總統報告,也認為應該要率同政務官一起接受此項課程,他將指示環保署與環保團體討論,以安排相關課程。
院長並自謙雖然學問沒有很好,但他愛地球,從他擔任屏東縣長後,屏東市種樹達鵝鑾鼻,計長100公里;而在臺北縣長6年半的時間,就種了700萬棵樹,院長並說,「只有沒有頭髮的人,才知道冬天很冷,太陽晒很痛,所以不能讓地球禿頭」。
院長表示,他今天早上曾到會場聽到許多專家的建議,其中包括籌建腳踏車道。院長指出,他在臺北縣長任內所設置的腳踏車道是全國最長的,現在己經可以從碧潭騎到漁人碼頭,可以從十三行博物館騎到鶯歌博物館,光在二重疏洪道騎一圈就是二十公里,所以他早上還向環保界的大老自嘲自己是「土法鍊鋼」,不過似乎也做的很對。
院長並表示,一位國策顧問曾寫信問他說,為什麼召開國家發展永續會議後,還要召開經濟永續成長會議,質疑是不是要用之後的會議推翻國家發展永續會議,希望他一定要向大家解釋疑慮。院長澄清說,其實大家不必過慮,陳總統有鑒於國人對經濟發展的高度期待,他在就任行政院長後的施政報告中也曾經提過,外界誤解經濟永續成長會議與國家發展永續會議是不並存的,是矛盾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經濟永續成長會議主要是討論國家安全的制度、金融的改革、國民所得的分配、兩岸經貿等議題,當然其中也有一大課題是關於環保、能源及產業的關連等相關種種的議題,環保的議題當然不會在經濟永續成長會議中缺席,我們也會誠懇的由主辦單位邀請環保界的代表,一同來參與。
最後蘇院長強調,他有一顆最誠懇的心,臺灣就是我們安生立命的地方,我們2300萬國人,絕不容許被別人併吞、欺負,我們更要為將來世世代代的子孫留一片淨土,該怎麼維護好、發展好,也要為將來顧好,這是他的一片誠心。院長指出,也許大家從各個角度或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意見,,不過同舟一命,大家理性討論,必能求得最好的共識,大家一起合力,而非彼此拉扯,一定是最好的結果。院長說,用這樣的心及誠懇的態度來和大家一起,為我們國家、為臺灣、也為整個地球,大家一起努力,盼這個地救永遠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