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4)日在行政院與六大工商團體代表就經續會議題交換意見,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於會後轉述表示,在經續會籌辦的過程中,許多團體提出不同的意見,但經過各團體與行政部門溝通後,大家都理解臺灣是民主、多元、開放的社會,有非常多的意見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家決定回到經續會的戰場,努力提出政策主張,存異求同,尋找最大的交集、最多的共識,讓經續會成為推動臺灣經濟永續成長的重要里程碑。
鄭文燦表示,針對有些議題還未達成共識的,包括兩岸經貿關係、三通直航、投資上限、外勞政策、環保標準,以及中小企業的輔導,六大工商團體提供很多寶貴的意見,這些意見經續會的各個部會都會紀錄下來,在未來的這段時間能夠達成共識的,經續會一定竭盡所能來形成社會的共識,不能達成共識的,也希望交換意見,取得理解。鄭文燦並強調,六大工商團體同時也表示願意和環保團體、社福團體及其他有著不同主張的團體進行對話,請經建會協助安排。
鄭發言人表示,蘇院長在聽取六大工商團體報告後,做了以下三點說明。首先,院長指出,六大工商團體的負責人基本上都是反映工商企業界廣大的想法,對政府進行建言,代表各行各業對政府殷切的期待,並且希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院長並強調,臺灣工商企業界都是深愛臺灣這塊土地,希望能夠深耕臺灣,佈局全球,走出去的企業尋找更好的機會,希望能夠壯大臺灣,希望臺灣留住母體企業的競爭力,以及發揮臺灣企業永續經營的精神,院長對此表示敬佩。
第二,院長特別提到,政府有責任扮演好角色幫助產業發展,尤其政府要基於全盤的考量,社會上有不同的意見,政府必須做最好的平衡者和整合者,所以希望在27日及28日的經續會全體會議上,能夠取得共識,未來在經續會結束之後,落實共識,該修法的修法,該提方案的提方案,希望得到滿意的結果,至於沒有達成共識意見的,如果是多數意見,行政部門也會列為未來施政的參考。
第三,對於陳總統今年元旦所提出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理念,院長對兩岸的政策也提出臺灣的主體性,以及政策的主動性,希望非常務實、合理、積極地處理兩岸經貿關係,確保臺灣長期的競爭力及臺灣產業的優勢。
鄭發言人表示,院長特別指出臺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非常多元的社會,對於政策的走向有不同的看法是非常正常、健康的,大家應該有同樣的氣魄、眼光和胸襟,異中求同,讓政府有效地推動產業的政策及拼經濟。
院長表示,六大工商團體對很多的分組報告有著高度的評價,他們認為這些報告也確實反映了他們的意見,整合不同的批評,雖然不滿意,但可接受,在未來幾天的諮詢會議,以及27日及28日的全體會議中希望有圓滿的結果,做為政府下一階段重要財經政策的參考,以及推動社會安全制度、推動兩岸經貿關係的重要依據。
今天陪同院長接見六大工商團體代表的有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秘書長劉玉山、政務委員何美玥、經建會主委胡勝正、經濟部長黃營杉、財政部長何志欽、勞委會主委李應元、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及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
與會的六大工商團體代表分別為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勝雄、工業協進會理事長李成家、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駱錦明、全國商業總會召集人王應傑及副秘書長林健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