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謝長廷今(23)日在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早餐會上表示,回顧過去一年並展望臺灣未來的發展,國內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達4.38%、股市交易量顯著成長、都會房地產交易迭創新高、本年11月份的失業率降至五年來的單月新低3.94%以及政府稅收超徵新臺幣1千6百億元,根據這幾個重要的經濟指標數據來看,謝院長向與會的工商界領袖強調,臺灣的發展前景並不悲觀,我們對未來是很有信心的。
謝院長同時向工商界坦言,臺灣未來的濟經發展也有隱憂,包括內需不足、國內投資及消費不足等現象。院長說,因為臺灣的政治環境特殊,我國要參與國際上的雙邊貿易協定十分困難,因此,臺灣應該走向「世界島,向世界開放」,才能成為世界運籌中心,而在本土政權、臺灣優先的前題下,加速各項開放措施。
謝揆強調,以他個人的看法,為解決我國的發展隱憂,我們應該檢討移民及人口政策,讓外來技術性、投資性的白領階級可以移民來臺,增加在臺灣的消費;同時政府也注意到我國目前的失業率低,已接近充分就業的國際標準,但是企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勞力問題,仍必須克服解決,因此,適度開放外勞,也是我國未來要走的路。
謝院長並指出,我國在加入WTO以後,有關農業的配套措施,以及檢討農糧收購政策等,都是政府刻不容緩在做的;同時為因應WTO的衝擊,國內服務業也將研擬加速開放。院長說,二次金改將現行金融機構由12家合併為6家,是手段而非目的,希望未來臺銀及土銀能夠合併,成為世界前70至80大規模的銀行,可在國內外上市,引進外資,讓金融服務業走向國際化,提升競爭力。
院長表示,政府為吸引臺商回流,已實施工業區擴大招商配套措施;另根據國民所得倍數五等分法,目前高低所得的倍數已逐步下降至6.39倍,今年預估可降至6倍以下。
謝院長並向工商界領袖呼籲,促請工商界人士發揮影響力,對於攸關我國未來發展的科專預算目前遭立法院刪除一事,他希望工商界向立委遊說促其恢復預算,也盼望如軍購、監委同意等重大法案,能促請立委支持儘速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