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游錫堃今(廿六)日在訪視花蓮秀林鄉崇德村太魯閣原住民部落時表示,原住民爭取正名是一項神聖的運動,為保障各原住民族的平等權利及族群尊嚴,政府將協助太魯閣族原住民在今(九十二)年年底前完成行政程序,達成正名的目標,成為臺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
游院長指出,太魯閣原住民在日據時代時被視為泰雅族的一支,但語言、文化卻與泰雅族原住民不同,如同一個人被冠上別人的姓氏,或沒有姓氏,主體性及認同都產生問題,於是自一九九六年開始爭取正名,政府瞭解太魯閣原住民的委屈。
游院長也表示,陳總統長期以來即重視政府與原住民的關係,所以早在二000年總統大選期間,即制定原住民政策白皮書,並與原住民族簽署「新伙伴關係」合約。行政院並已制訂原住民自治區法及原住民發展法等法案,目的就在確保原住民族的平等權利與尊嚴,這些法案均已送請立法院審議。
游院長指出,邵族是臺灣第十個正名的原住民族,噶瑪蘭族則是第十一個正名的原住民族。噶瑪蘭族曾被視為阿美族,但民國八十年起,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成功的完成正名,對於保存這些民族的固有語言、文化特色極有助益,這也是對保存人類共同文化資產的貢獻。
游院長也承諾,政府將在今年年底前改善電視傳訊設施,讓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原住民,都能清楚收視電視節目;政府也將在立法院解凍行政院三億三千萬的預算後,完成原住民專屬電視頻道之設立,使原住民可以看到以原住民族為對象製播的節目。
游院長今天稍早也參加了噶瑪蘭族正名典禮,並順道拜訪我國唯一入選美國大聯盟的投手曹錦輝的父母;另外,他也在上午為2003年秀姑巒溪觀光盃國際泛舟賽鳴槍,他表示,花蓮風景秀麗,是我國發展觀光的重要據點,觀光業則是繼製造業外移後,減少失業、平衡區域發展、階段性產業升級的關鍵產業。
今天陪同游院長訪視花蓮的首長包括政務委員陳其南、工程會主委郭瑤琪、原民會主委陳建年及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