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97年前影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wzZZg2cSlU
2006年05月06日蘇貞昌院長出席「2006台灣傳播學術研討會」致詞

日期:095-05-06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6)日出席由銘傳大學傳播學院、臺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及銘報新聞社在銘傳大學所舉辦的「2006臺灣傳播管理學術研討會:傳統產業挑戰與創新論壇」開幕式時致詞表示,臺灣享有高度新聞自由度是大家多年努力的成果,但是在此同時也是探討建立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機制的時候。
院長致詞時表示,美國自由之家於上週發表2005年全球新聞自由評比報告,臺灣在194個國家中名列第35名,較去年進步9名,與日本並列亞洲第一,新聞自由度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臺灣能夠得到具公信力的外國評比單位的肯定,令人欣慰,可惜媒體並未重視此一新聞。院長表示,新聞固然要強調特別的凸出性,但也要重視鼓舞性。

院長並以媒體未經查證就依據中國某語言學會會長言論,刊登聯合國自2008年將全面使用簡體字的訊息為例指出,新聞報導要注重採訪、查證及平衡報導。此外院長也感慨地指出,媒體偏重聳動的社會新聞,而5月1日勞動節,政府宣布勞工保險投保薪質級距調升一級,如此重大的勞工政策卻未獲得廣泛的報導。

院長鄭重呼籲,臺灣之所以有今日的新聞自由是多年來媒體界的大聲疾呼,前人流血流淚的犧牲,努力爭取而來,傳播媒體業界在享受充分新聞自由的同時,也要兼顧社會責任。他指出,美國紐約時報是媒體界學習的標竿,其權威並非建立在發行量和雄厚的財力,而是在勇於認錯及更正,臺灣媒體應學習該報的勇氣去矯正還原事實真相,讓傷害減至最低。

今天陪同蘇院長出席「2006年臺灣傳播管理學術研討會」的有政務委員吳豐山、吳澤成,以及新聞局副局長易榮宗。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