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謝長廷今(13)日在行政院接見「蒙古高階菁英研究班」學員時表示,臺蒙雙方在經貿、醫療、文化,甚至政治上可多交流,並希望有一天能到蒙古去參觀訪問。
謝院長表示,在他擔任高雄市長時,就曾辦理過蒙古影展及古文物展,對蒙古有很深的認識。他並指出,不同於一般人印象的是,蒙古早在5、6千年前就有進步的歷史文明,甚至比中國還久。雖然他現在因身分關係未能造訪,但未來如有機會,他希望能到蒙古參觀。
謝院長也感謝蒙古政府在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會議上的聲援,並樂見臺蒙在醫療合作的進步。他表示,臺蒙雙方透過訓練計畫與交流,其實是互相學習,臺灣也從蒙古身上學到很多。謝院長指出,臺灣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民主化、自由化、多元化,也有與蒙古不同的,如海洋文化等。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志雄在致詞時表示,蒙古自1990年代自由化、民主化以來,蒙藏委員會為協助蒙古政府培育人才,曾舉辦經貿、司法、行政管理等個類的研究班,15年來總共培訓了超過1200人次,對蒙古政府及人民有很大的幫助;而研究班學員代表在致答辭時,亦對此再三表示誠摰的感謝。
有關學員詢及臺灣如何提升兩國交流的問題,謝院長回答說,經貿、文化交流的提升較無問題,如果在政治上要有突破,除互設代表處外,雙方的部長,甚至院長應可自由互訪,而這卻不一定要有邦交才行;如政治有困難,我們也可以在經貿、醫療及文化等領域多加合作,以提升實質關係。
另有學員問及蒙古年輕人或勞工來臺問題,謝院長表示,蒙古勞工來臺在政策上是開放的,但因兩國沒有邦交關係,部會首長無法互訪,自由貿易等協定都無法簽訂,造成蒙古勞工沒有契約保障;至於青年人來臺,臺灣每年提供蒙古學生20名的獎學金計畫,讓他們來臺就讀並瞭解臺灣。
此次蒙古高階菁英研究班共有成員26名(含2名翻譯),學員之中有10位省長、8位省議會議長與烏蘭巴托市、憲法法院、國會及總統府各單位代表組成,學員層級之高為歷來之最;另蒙古政府不畏中國阻撓,仍派員組團來臺研習,亦為臺蒙關係的一項進展。
今天陪同在座的有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志雄、行政院二組組長李鐵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