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游錫堃今(十八)日表示,政府規畫中的我國第一座平地水庫「吉洋人工湖」將改名為「高屏大湖」,並列入政院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計畫之中,除提供民生、產業用水、砂石及補注地下水外,也希望引進歐洲管理技術,結合週邊地方文化特色,提供觀光休憩資源及就業機會,達到營造水與綠環境的政策目標。
游院長是在今天訪視「吉洋人工湖」預定地致詞時,作以上表示。
游院長表示,「吉洋人工湖」是一個兼具水資源、生態及觀光遊憩的多目標人工湖,採取BOT模式,充份利用民間充沛資金及經營效率開發,加速政府推動水資源及相關建設,為大家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高雄縣長楊秋興在會中表示,由於「吉洋人工湖」位於高屏二縣交界,建議改名為「高屏大湖」,以彰顯其位置所在,民眾也較容易瞭解。游院長在徵詢屏東縣長蘇嘉全等人的意見後,同意將「吉洋人工湖」改名為「高屏大湖」。
游院長稍早在視察高雄捷運紅線R3車站時指出,高雄捷運系統、改善高雄港貨櫃中心、市區鐵路地下化、新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高雄臨港輕軌捷運計畫、污水下水道計畫等高雄市未來升級的指標性計畫,政府都將納入目前正在推動的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計畫,以實現政府南北雙核心平衡發展的目標。
游院長也說,高雄捷運是臺灣第一個採用民間參與方式興建的捷運系統,高雄捷運能順利引進民間資金參與建設,替政府節省約四四四億預算,同時利用民間活力幫助政府推動公共工程,可說是最佳的典範與經驗。
游院長表示,R3車站是高雄捷運第一個開工的車站,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地下車站結構體即將完成,比傳統由政府發包辦理方式快了半年,且品質良好,實屬可貴。目前整個高雄捷運計畫實際進度為百分之二三、0七,較預訂進度百分之二二、一七超前百分之0、九,這樣的執行力讓我們對捷運如期完工充滿信心。
游院長也強調,陳總統非常關心南部建設,尤其在當選後指示三年內改善大高雄地區水質。經過中央與地方的努力,水質改善工程將於今年十月底完成,在地方政府及各民眾家戶清理輸水管線及儲水塔之後,就可舉行通水典禮,屆時大高雄地區民眾不必再買水喝,解決了幾十年來飲水問題的痛苦。政府以二年四個月的時間,提前完成大高雄地區水質改善工程,充分展現政府的高執行力。
今天陪同游院長前往訪視的政府首長前後包括內政部長余政憲、交通部長林陵三、經濟部次長施顏祥、高雄市長謝長廷、高雄縣長楊秋興、屏東縣長蘇嘉全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