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97年前影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oJa31Fwus
2006年12月28日蘇貞昌院長參加第10屆國家講座暨第50屆學術獎頒獎典禮

日期:095-12-28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第10屆國家講座暨第50屆學術獎頒獎典禮今(28)日在國家圖書館舉行,總統陳水扁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共同出席頒奬典禮,並分別頒發國家講座及學術獎予各得獎人。蘇院長於典禮中致詞,國家為了培養國家新生代人才,即使政府財政困難,在「新十大建設」計畫中,仍投入5年500億元的預算,規劃辦理「發展國際一流大學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希望能為臺灣培養出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頂尖優秀人才。 蘇院長首先恭賀22位得獎人榮膺教育部國家講座及學術奬項,同時感謝得獎人為國內學術界所作的貢獻。院長表示,今日的頒獎總統親臨頒發,可見國家對於人才培育十分重視。院長並指出,今天所頒發的「國家講座獎」,代表國家最高的學術獎項,而「學術獎」則是教育部歷史最悠久的學術獎項,各位得獎人在臺上接受頒贈的剎那,其實是由臺下多少的寒窗、寂寞孤單,以及家人的支持所累積而成的,所謂中興以人才為先,國家培養人才並不容易,因為有各位得獎人長時間的犧牲奉獻及投入學術研究工作,才能讓國家得以一代接著一代培育出優秀的人才。 蘇院長強調,得獎不僅僅是肯定得獎人在學術上精湛的能力,其智慧和研究經驗更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國家希望得獎人能將本身高深的學問、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年輕人,為國家的人才培育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國家下一代培育出新的基石,行政院為了培養國家新生代人才,已規劃投入相當的經費預算,期待未來臺灣所培育的人才,能在全球化競爭的過程中,不僅不落後,更要能領先。 今年「國家講座」獲獎者共計10位:人文及社會類科-華梵大學勞思光教授、清華大學黃一農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清華大學于靖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李弘謙教授、葉永烜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陳培哲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中山大學謝曉星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薛敬和教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李祖添教授。「學術獎」得獎人共計12位:人文及社會類科-中央研究院蒲慕州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鄭伯壎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梁定澎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陳俊全教授、鍾孫霖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季昀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立成功大學簡伯武教授、中央研究院鍾邦柱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張美惠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臺灣大學陳良基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林一平教授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曾俊元教授。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