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謝長廷今(25)日上午參加「因應勞退新制勞工協助措施說明會」時強調,行政院所推動的「勞工福祉保障方案」,將投入10億元因應勞退新制於七月施行,他對勞委會所擬定的配套措施表示讚許,包括宣導說明、爭議協處及訴訟協助等三階段,並認為如果第一、二階段做得好,就可免除訴訟的必要。 謝院長表示,這是他接任行政院長後首次來勞委會,他對勞委會工作龐雜,但工作環境及效率良好,印象深刻。謝院長接著指出,勞工退休新制是很重要的制度變革,係經過多次意見修正及協調而立法通過,行政院的職責雖在執行法律,但徒法不足以自行,仍需輔以相關配套措施及協助。 謝院長指出,雖然勞資雙方對勞退新制仍有不滿之聲,例如資方認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後,需面對很大的負擔,進而可能發生變相解雇、資遣等情事,他個人亦曾向勞委會陳菊主委建議應為將來勞資雙方預留因應對策。 謝院長說,過去他在日本留學期間,曾處理過勞資爭議,回臺灣時正值六十年代紡織廠大量倒閉潮,當時他擔任「臺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主任,深刻感受到解雇對勞工生存的衝擊,後來的勞工運動接續發生臥軌、掘資方祖墳、灑冥紙等抗議手段,更凸顯勞資不易共生,因此他認為應建立勞資雙方減少利益衝突、朝向共生的制度,在制度中讓雙方均能獲益,這是政府施政的理想。 謝院長表示,當他在高雄市政府服務期間,因高雄市向為勞工重鎮,因此編列5億元預算成立「勞工權益基金」,如勞工受到不當或違法解雇,經勞工代表認定後,當事人在訴訟期間,薪水及訴訟費均由政府負擔,以此協助勞工解決生存及尊嚴的問題。 謝院長說,未來資方中小企業如有資金調度的困難,政府所設立之信保基金可視情況及條件提供協助,他呼籲資方千萬不要對勞方採取不法及不當的手段。 謝院長期許勞退新制之相關配套措施能協助勞工順利渡過新舊制度之銜接期,並希望各縣市勞工主管能瞭解及活用此一制度,協助勞工解決問題,讓臺灣勞工權益獲得進一步保障。 謝院長在說明會結束後接受媒體詢問「行政院是否同意換身份證應按指紋」時表示,不論法律內容是否有爭議,政府仍需依法行政,現在的法律規定要按指紋,行政院就需配合辦理,即使執行上會有一些缺失及困難,政府會擬訂配套措施,以降低傷害。現階段政府正辦理購買辨視指紋的機器,並無媒體所報導要刪減預算之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