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97年前影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Gzbc5eARI
2005年10月01日謝長廷院長參加「多元社會•和解政治與共識民主」研討會

日期:094-10-01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謝長廷今(1)日出席「多元社會、和解政治與共識民主」研討會時表示,臺灣社會最需要的是建立一個共生及和解的文化,且和解共生是臺灣未來要走的一條路。
謝院長強調,由於現在社會的多樣化及多元文化,要有一個和解共生的機制,而此機制應該成為我們的資產,不應該變成我們的負債。
謝院長表示,由於臺灣政黨的內耗,社會共識難以取得,社會呈現空轉現象,臺灣猶如向下沉淪。他認為,從共生的觀點來看,共生是歷史進化的邏輯。他說,文明會繼續發展,歷史會繼續開展,當人類文明發展至臨界點之時,新的系統會發展出來。他表示,臺灣政治還找不出一條道路出來,臺灣可能要開始發展政黨合作或聯合政府的型態,但聯合執政可能更複雜,尚須協議,所以臺灣要發展出一個新的機制,臺灣就會穩定。
謝院長指出,穩定和解共生的條件須具備四項,一是要平等;二是要有規則(法制) ;三是要合理資源分配;四是要社會具基本的信賴。
謝院長接著說,現在和解共生最困難的是意識型態及利益的對立,例如財稅改革、軍教免稅取消、最低稅賦制等法案也都牽涉利益問題,難以在立法院通過。
謝院長強調,我們應該要從長遠的利益及社會共識方面去思考問題,也許在野黨會成為執政黨,執政黨也會成為在野黨,所以制度就會顯得很重要。他表示,例如司法、教育、警察及媒體等都不應被干涉,讓它們有其中立性。
謝院長表示,社會應該是以雙贏的心態看待對方,不該用毀滅的心態看待對方。他舉例說,他於高雄市長任內民調從28%上升至82%,而高雄市議會的民調亦隨之上升,市長民調高,議會民調就高。他表示,其實臺灣就應該要有這種共生雙贏的精神和心態。
今天的「多元社會、和解政治與共識民主」研討會,是在南港中央研究院歐美所舉行,由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朱雲漢與行政院研考會主委葉俊榮共同主持,希望藉由宣示「和解共生」的概念,以和解及合作取代對抗,並邀請專家學者在理論及實務上提供朝野各政黨推動和解政治的參考。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