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97年前影音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RvPp_jZBY
2005年07月22日謝長廷院長參加台灣生技月開幕典禮

日期:094-07-22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謝長廷今(22)日表示,資訊與生技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紀念月,即「資訊月」與「生技月」,其中生技月起步才三年,但今天有七百多個攤位,可說是後發先至,他並期盼未來生技月可以愈來愈發展,甚至超越資訊月。
謝院長是在今日上午參加第三屆臺灣生技月/生技展(Bio Taiwan 2005)開幕典禮時,作了以上表示。

謝院長表示,相較於已頗有名氣的資訊月,生技月雖然起步比較慢,但兩者都是國家未來的重點發展計畫,也是政府「兩兆雙星」的主要產業。

謝院長指出,臺灣的農業在加入世貿組織(WTO)後面臨強大的競爭,但臺灣的米、木瓜、蘭花及芒果等蔬果之所以可以大量生產,並保有優良品質,順利擺脫競爭,主要是我們擁有一項秘密武器-生物科技,才得以讓我們的農產品繼續保持領先。

謝院長說,生物科技的研發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例如醫療藥品的開發,往往需經長時間的動物與人體的實驗,成果比較慢才能顯現,但一旦收成時,就如同聖經上所說,凡是流汗、流淚播種的,必能帶著微笑歡呼收割,成果可說是相當豐碩。

謝院長指出,臺灣現在已設立有幾個生物科技園區,分別散布在南港、新竹、臺南、高雄及屏東等地,研究內容涵括有農業、醫療及其他等,大致上已完成佈局。他並期許生技月愈辦規模愈大,臺灣未來的生物科技愈來愈發達。

謝院長說,今年是發明小兒痲痺疫苗五十周年,也是今年生技月的主題。謝院長也藉機特別表揚曾獲得醫療奉獻獎的挪威籍人士畢嘉士先生,感謝他過去五十年來為臺灣醫療的付出。畢嘉士先生曾服務於臺北樂生療養院,並為屏東基督教醫院創始人之一,畢生以照顧殘缺、畸形患者為職志。他民國43年即來臺,可說是將自己一生寶貴的青春都奉獻給了臺灣。

今天陪同出席生技月活動的有經濟部次長施顏祥、工業局長陳昭義等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