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游錫堃今(五)日下午表示,臺灣的投資環境己更趨自由,金融體質也更形健全,除自七月起取消外國專業投資機構三十億美元的投資限制外,十月二日起外資投資臺灣股市的上限金額更已全面取消,金融產業更加自由化。 游院長是在今天與企業界領袖進行「投資臺灣向前行」座談會致詞時,作以上表示。 游院長指出,法令鬆綁與金融自由化一直是政府積極努力的目標。今年七月,我國己取消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投資三十億美元的限制,並開放參與證券市場.接著立法院也完成了「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和「農業金融法」等重要財經法案。十月二日後,外國投資臺灣股市的上限金額更將全面取消,外資以股換股、以債作股和跨國併購等金融操作方式亦將放㞹,凡此皆促使臺灣投資環境更為自由,金融體質健全化的基礎更為完備。 游院長也表示,為帶動全球企業投資臺灣的風潮,我國也於去年十一月通過「投資臺灣優先具體方案」,透過「00六六八八」、「三免五減半」等優惠措施,降低土地取得或租用成本,並將六年國發計畫相關產業納入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租稅優惠範疇,並恢復國內無產製機儀器設備進口免關稅,以增加投資誘因。 游院長強調,近年來臺灣的投資利基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在區域資源整合運用、全球行銷運籌的重要性日漸增加,而在經濟自由度提高、產業透明度增加的情形下,產業經營的系統性風險逐年下降。許多國際投資與競爭力評鑑機構,給予我國高度的肯定,如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將我國的全球競爭力從去年的第七名提升為第六名,其中經濟表現及政府效能排名分別較去年上升六名及三名。世界經濟論壇(WEF)亦在「未來五至八年的經濟成長潛力」的競爭力評比中,將我國從二000年的第一0名,提高到今年的第三名。 對於媒體在會後詢問是否同意「民眾苦日子己經過去」,游院長表示,他同意這個看法。他指出,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景氣加速復甦,國際經濟亦日漸活絡,各項經濟指標都顯示樂觀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二00三及二00四年全球成長率可分別達3.2%及 4.1%,較去年2%良好,有利臺灣經濟成長。今年我國經濟成長可望達3.06%,明年成長3.81%,甚至超過4%,英國經濟學人機構(EIU)對臺灣的經濟則更樂觀,預估明年臺灣經濟成長可達5.4%。 游院長今天全程參與這座談活動,前後歷時兩小時,而這次座談則是十月十九日至廿二日舉辦的「二00三年國際招商會議」的系列活動之一。 今天與會的貴賓除經濟部長林義夫外,主持這項座談會的是中央通訊社社長胡元輝,參與座談的企業界領袖包括花旗環球臺灣區董事長杜英宗、臺灣西門子總裁駱一華、建華金控執行長盧正昕、三勝製帽董事長戴勝通和臺灣杜邦總裁鄭憲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