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5)日前往雲林縣大埤鄉視察延潭大排整體治理情形時表示,延潭大排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中,進行系統性治理,經濟部正協調加大下游抽排能力,並推動抽水站機組設備更新、在地滯洪評估,希望在明(2026)年完成在地滯洪的評估工作。此外,雲林縣政府已提出工程計畫改善排水路560公尺,銜接至仁彰橋,所需1.37億元經費已準備就緒,經濟部將予以協助,農業部也會協助農田水利部分,請縣府積極合作,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卓院長指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自2017年推動至今,已邁入第五期,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多項治水工程,累積相當多成果,期盼未來能合理且迅速執行相關經費,持續提升防洪韌性。卓院長表示,8年800億治水工程與前瞻基礎建設治水計畫已展現初步成效,後續如未採取系統性方式治水,先前所累積的努力恐前功盡棄。對此,經濟部水利署已規劃更大規模、分年度執行的系統性治水計畫,目前預算預估超過千億元,這項計畫對全臺各縣市,尤其是農業縣市的治水至關重要,他已責成水利署於今(2025)年度儘速提出,也請立委支持。卓院長強調,這項計畫將以「最小淹水面積、最快退水時間、最高安全標準」為核心精神,在事前做好應變準備工作,並以最高安全標準,將淹水範圍降至最低。
此外,卓院長表示,行政院已提出4,10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涵蓋治水、糧食安全等面向,皆與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期盼國會能夠儘速通過。
卓院長也肯定雲林縣成立81個自主防災社區,近期更有4個自主防災社區表現卓越,顯見張麗善縣長領導縣府團隊用心推動,未來中央與地方將從抗災、避災、減災等多面向積極推動,達到系統性治水目標。
最後,卓院長提到,因應丹娜絲颱風可能來襲,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提升為二級開設,中央將密切掌握颱風動態,隨時與地方保持最緊密聯繫,妥善調度各項資源,確保迅速應處各種緊急情況,保障民眾安全。
此行,卓院長先聽取經濟部水利署林元鵬署長說明延潭大排整體治理情形,並於致詞結束後,與行政院李慧芝發言人、經濟部郭智輝部長、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陳怡帆副執行長、劉建國立委、張嘉郡立委、雲林縣張麗善縣長等人,進行現地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