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今(16)日出席「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開工動土典禮」時表示,政府有一連串的水利建設及相關配套作為,運用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措施穩定供水,台灣每個城市及工商發展地區都有足夠水量,請國內外企業投資台灣。
賴院長表示,石門水庫於54年前興建時,3億噸庫容除了給水、灌溉、發電以外,並具防洪、觀光功能,對桃園地區民生用水、農工發展、水旱防災,有莫大貢獻,但因水土保持等因素,如今僅剩2億餘噸庫容。因此,行政院在2005年通過「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分階段進行,希望讓水庫永續經營,穩定提供大桃園發展所需。
賴院長指出,該整治計畫第二部分是穩定供水設施與幹管改善工程,自來水公司在10年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第二階段也在今(107)年2月完成。讓板新地區及大漢溪流域的北水南送到桃園,整體供水量由每日11萬噸提升到51萬噸,另新竹科學園區需水殷切,後續桃園的水可藉由連通管供應新竹,一併滿足桃園與新竹地區用水需求。
賴院長表示,其次是緊急供水方面,政府提出石門水庫整治計畫,蔡英文總統在去(106)年12月赴桃園出席「中庄調整池工程竣工典禮」,目前該調整池已發揮功能。針對鄭文燦市長對於中庄調整池的後續規劃,行政院原則上予以支持,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讓建設展現效益。
賴院長強調,第三個面向是水土保持,防淤隧道及清淤移運皆是途徑,釜底抽薪之道是加強上游的水土保持。請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林務局等相關單位持續努力,一起執行上、中、下游的工作,彰顯效益。
賴院長指出,行政院提出許多方案解決「五缺」問題,以利企業投資台灣。針對穩定供水部分,提出「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四大措施,目前水利工程建設已順利開展,進度也充分掌握。例如桃園石門水庫各項水利工程,部分已經完工;彰化「借道福馬圳圳尾供水工程」亦順利推動。此外,「台南高雄水源聯合運用調度輸水工程」也獲相當進展,整體水利工程均順利執行。
節流方面,賴院長指出,台灣雨量豐沛,每年82%降雨蒸發或流入大海,僅18%能供使用。其中灌溉用水72%、民生用水19%、工業用水佔9%。目前農委會推出耕地綠色補助,對於灌溉及節水更具助益,農民種植其他需水性較少的雜糧也予以補助,可達省水目的。此外,台南市政府與經濟部水利署、嘉南農田水利會合作,讓農民擔任掌水工的成功經驗,一年可省下一座南化水庫蓄水量。
賴院長指出,在調度方面,以大桃園地區為例,當水量供應足夠時,翡翠水庫則供應新北部分地區,石門水庫則無需供應新北地區,一天最多可省下9萬噸供給新竹。此外,台南和高雄的調度也非常順利,高屏溪目前每天約供應5萬噸水量給台南,遇高雄有需要時,台南則返還自來水。兩個城市運用連通管方式合作無間,中庄調整池就是備援最佳案例。
「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隧道長約3,702公尺,隧道斷面寬約8公尺、高約7公尺,工程經費約36.58億元,預計109年底完工後,可減緩石門水庫淤積,而且利用隧道排砂可避開傳統疏濬運輸車輛對交通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