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8N-Yvrhvc
105年3月24日張院長聽取「花東永續-東岸亮點創新發展」報告後談話

日期:105-03-24

行政院長張善政今(24)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國發會「花東永續-東岸亮點創新發展」報告後表示,花東的發展牽涉到交通、文化、農業、衛生福利等面向,感謝各部會長期投入資源協助花東建設,讓花東地區有目前的發展,國發會及各部會的努力,值得肯定,後續仍須長期的努力,請各部會繼續努力。

張院長表示,照顧偏鄉是政府既定政策,且要加強推展。政府在推動花東發展的角色上,應該要透過在地的眼光,才能瞭解其需求,因此中央及地方應有所分工,例如地方對於經費的運用,應該有較適切的規劃,但地方規劃的人才可能較不足,因此就需透過中央給予協助。此外,對於地方所要推動的事項,中央應該儘量尊重,且對經費的審查,也應以輔導的角度協助,讓地方完成相關建設。

張院長進一步表示,地方政府與各部會合作推動的國際觀光魅力據點、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計畫、TTMaker創客園區、花蓮果菜批發市場等,對於地方觀光、就業及經濟發展等有所助益,請國發會繼續提供相關專業諮詢,並建立即時、有效的溝通管道。此外,對於如何加快各項計畫作業,及提高經費運用的比例,包括中央、地方,及各部會間的分攤比例,請國發會研議適切順暢的方式。

國發會表示,「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100年6月29日頒布施行,並以「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等落實相關方案,其經費來源在政府預算部分,包括中央、地方及相關附屬單位預算,還包括花東基金,該基金10年匡列400億元,101年至104年已編列90.76億元。

國發會表示,相關推動計畫,在產業六級化發展方面,例如發展有機農業,造就耕種面積占全國有機農業面積逾30%;營造特色文創聚落,打造創意空間,如花蓮舊酒廠活化成東部文創中心,假日入園人次達1萬人以上。

國發會進一步表示,在健康及社會安全方面,如推動資訊化醫療服務,迄今已建置共用醫療資訊(HIS)系統64家,醫療影像儲傳(PACS)系統40家。為完善社會福利,滿足經濟弱勢家庭需求,103年迄今已服務500戶家庭,實際受益達1,950人次。為使青年安心成家,第一期預計興建青年安心成家住宅600戶,目前已有4,705位符合資格者登記。此外,96年迄今共投入經費約84.6億元辦理花蓮溪、秀姑巒溪等水系河堤整建,改善淹水面積約1,022公頃。

此外,在建置綠色運輸網方面,99年推動「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預計106年起分段通車,108年全線通車。另花東鐵路電氣化,使臺北到臺東車程縮短為3.5小時,完成兩地一日生活圈的願景。

就整體施政成果而言,國發會表示,花東地區原住民族人失業率,由97年的7.5%降到104年的4.79%。當地人口外流的情形也已逐漸趨緩,人口社會的增加率已由負轉正。103年度花東地區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已超過70萬元,且趨勢仍向上提升中。另外,截至104年止,花東主要遊憩據點遊客人次已達1,800萬人。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