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勞資關係與國際交流

日期:112/03/27
資料來源:勞動部

工會組織

截至111年第4季止,依法設立之工會數共計5,777家(其中企業工會計937家、產業工會計254家、職業工會計4,313家、各級總工會及聯合會計273家),會員人數共計343萬餘人,約占受僱勞工總人數之33.43%;其中產業工會會員計9.2萬餘人、職業工會會員計271.6萬餘人,企業工會會員計62.3萬餘人。其次,現行《工會法》及其相關子法於100年5月1日實施後,已逐步落實「勞工團結權保護」、「工會組織自由化」、「工會會務自主化」、「工會運作民主化」之目標。

勞資合作

截至111年第4季止,召開勞資會議之事業單位家數累計15萬729家,勞資會議是勞資雙方溝通協商的合作平臺,為我國勞工參與制度之一環。另至111年第4季止,團體協約除部分屆期未續簽外,仍屬有效存續計872份,將持續推動勞資團體集體協商人才培育,鼓勵事業單位建立內部協商機制及提高團體協約之締結率。

為強化派遣勞工權益保障,除《性別工作平等法》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已修法增訂保障派遣勞工性別平等及職業安全外,《勞動基準法》已於108年將派遣勞工重要權益納入規範,明定派遣勞工應為不定期勞動契約、要派單位不得將人員轉掛至派遣事業單位、要派單位應負積欠工資補充責任及及連帶負職災補(賠)償責任等,加強保障派遣勞工的工作安全及工資安全,以期完善派遣勞工相關權益。

因應勞資爭議增加趨勢,強化爭議處理效能,以維護勞工權益

111年截至11月底止,勞資爭議案件計2萬1,478件,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7%。為有效處理爭議案件,勞動部訂頒《補助行政機關委託民間團體辦理勞資爭議調解實施要點》,以協助各地方政府充分運用民間資源,投入爭議處理工作,案件中由地方勞動行政主管機關自行調解者計9,690件,占總件數45.1%,委託民間團體調解者,計1萬1,788件,比例為54.9%。爭議原因以工資爭議計9,304件,占43.3%最高,其次為給付資遣費爭議計4,853件,占22.6%,分居3、4之職業災害補償爭議、勞動契約爭議各為1,530件、1,459件,占比為7.1%及6.8%。

為建構勞資爭議多元處理管道,明確爭議行為規範及保障,《勞資爭議處理法》已有相關規範。另鑒於勞工於行政機關調解爭議後如未獲解決,需循司法訴訟途徑方能救濟,勞動部(前身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已設立勞工權益基金,並於民國100年5月1日訂頒《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並持續完善及擴大相關勞工法律扶助機制,透過律師費、訴訟必要費用及勞動事件處理期間必要生活費用補助,協助勞工透過司法機制確保權益,截至111年止,共扶助訴訟案件(含裁決)計3萬4,502件,必要生活費用計1,147人次。又為協助司法院推動《勞動事件法》,勞動部協助推薦勞動調解委員名單計153名,並與工會、民間團體合作辦理相關研習活動63場次,逾3,700人次參與,協助勞工排除所遇障礙,維護應有勞動權益。

為保障勞工團結權、協商權及爭議權,迅速排除不當勞動行為,回復集體勞資關係正常運作,進而保障勞工權益,設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並持續審理不當勞動行為申請案,自100年5月1日起至111年12月底止,計有678件裁決申請案件,其中作成裁決決定者計354件、和解成立者計155件、申請人撤回案件計140件。勞動部於112年1月5日延長「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裁決案件調查程序視訊作業試辦作業要點」試辦期限,再行評估未來全面實施的可能性。
 

加強國際勞動事務交流

111年度接待訪團或外賓共計11團,包含美國聯邦勞工行政官員團、英國在台辦事處、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以及泰國勞工部社會保險廳之高階行政官員等,與訪賓分享及瞭解雙邊勞動政策及法令制度,實質推動雙邊交流及強化雙邊關係。

出席國際會議計12場次,包含APEC相關會議、國際職業衛生健康大會、非政府組織婦女地位委員會論壇、亞洲移工圓桌會議、第110屆國際勞工大會、美國勞動與就業關係協會第74屆年會暨視訊學術研討會、全美勞資關係年會、美國勞動基準協會第58屆年會、馬來西亞第23屆國際職業安全衛生研討暨展覽會,以及2022年社會企業世界論壇(2022 SEWF)視訊會議等,強化與國際社會鏈結。

主辦國際性會議與活動共計12場次,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111年勞動部主辦之國際會議及論壇,恢復以實體或混和方式辦理,包含「勞動部與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勞動及社會研究所首屆勞動政策研討會」、「職業衛生暨職業醫學與護理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臺美國際研究合作交流會議」、「國際浪潮:人才與技能區域移動國際研討會」、新媒體培力國際合作專案—新媒體培力促進女性賦能計畫:「性別觀點決勝行銷未來:新媒體培力促進女性賦能網路」線上國際論壇、「工業用機器人國際安全規範研討會」、「職業訓練國際論壇-智慧製造與綠色跨域人才培育新展望」、「APEC亞太技能建構聯盟:健康產業勞動力賦能數位技能提升計畫最佳範例分享工作坊」、「企業誠信論壇」、「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與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勞動市場研究交流研討會」、「數位時代促進職業安全衛生之數位科技應用」APEC工作坊、「防爆安全技術國際專家講座」等。

分別與紐西蘭、歐盟、比利時、德國、英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以及美國等召開雙邊合作會議,包含「第9屆臺紐經濟合作協定貿易與勞工委員會會議」、「歐盟改善生活條件基金會(Eurofound)合作工作會議」、「第2屆臺歐盟職業安全衛生合作會議」、「第4屆臺歐盟勞動諮商會議線上會議」、「勞動力發展署與比利時佛拉芒區就業及職訓總署(VDAB)及馬來西亞社會安全組織(Perkeso)視訊會議」、「勞動力發展署與比利時佛拉芒區就業及職訓總署(VDAB)就「組織發展策略」進行視訊會議」、「臺美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案例及制度交流研討視訊會議」、「臺美集體協商人才培訓研習會議」、「勞動力發展署與德國慕尼黑腦殘障綜理中心(ICP)基金會視訊交流國際會議」、「英國HSE執行長率英國專家訪台並參加第3屆高峰論壇」、「第21屆臺泰勞工會議」以及「日本東京都勞動委員會事務局視訊交流會議」,持續強化雙邊合作關係。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