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日期:113/03/29
資料來源:文化部、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的地理位置與氣候
  • 南臺灣恆春中元普渡的「搶孤」活動。

    南臺灣恆春中元普渡的「搶孤」活動。(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位在東亞的大海上,處於亞熱帶氣候中,終年溫熱,除冬季高山地區外,不見霜雪。海島上林木蒼鬱,河流蜿蜒,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人航海經過,就稱為「福爾摩沙」(Ilha Formosa),意指一個美麗的島嶼。早期先有不同的原住民族散居島上,各有其生活習俗;而位處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山多田少,謀生不易,居民開始渡海而來移居島上。17世紀歐洲人在東方展開海上大貿易,西班牙人、荷蘭人都想擁有島上獨占其資源,經歷一段時間的侵奪後,鄭成功取得了統治權,鄭氏時期之後又經清領時代,大量漢人移入,不同族群分類而居,帶來漢人原鄉的社會風俗,早期臺灣方志都在記載風俗時說:「泉之俗行於泉,漳之俗行於漳。」(《諸羅縣志》)後來客之俗自是也行於客,說明了臺灣漢人社會風俗「脫胎」自原鄉節俗的淵源。

中國閩、粵地區傳統風俗中的節俗、廟會,主要源於當地農人按照二十四節氣從事農業生產,但這套生活模式在實際上並不能運用於海島的氣候。臺灣的漢人社會因應在地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經歷轉變,以及從清領到日治不同時期的政府統治規劃,原傳統節氣逐漸調整出適合斯土斯民的節俗生活。

先來後到的移民們,一代傳承一代,最初從原鄉帶來的儀禮規訓逐漸蛻化轉變,有別於原住民各族保存原汁原味的民族節慶,漢人社會在土地上扎根、在共感的歷史經驗中焠鍊,也就如同飲食習慣上的「南北和」,斯土斯民在海島之上長期生活,逐漸交匯融合出彌足珍貴的「臺灣節慶」。

臺灣過節就是過關

傳統節慶的「節」,都選在節氣轉換的時間或是一個月的特殊時間,根據陰與陽的互勝互剋及互補觀念,使人能順利地通過時間的關口。所以「過節」就是「過關」,在通過儀式中大多配合有祭祀的儀式、習俗禁忌,使人能從這個節序過渡到另一個節序。在二十四節氣裡有「清明」、「立冬」、「冬至」等,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冬至則是冬季最長的一夜,都是使用節氣或中氣的節日,標誌太陽運行到某一個節氣點,天候的寒暖發生變化。在太陰曆的應用上,則特別注意月的圓滿,「月圓花好」被視為吉祥之兆。所以家庭適合團圓,而宗教信仰上也配合有祈福求祥的祈祝儀式,如道教的「三元日」,妥善運用了正月十五,為春節期間一家人的共慶「元宵」。此後就各奔西東地到處工作,因此祈求天官賜福,稱為「上元」,家中掛燈,道觀、寺廟也會點燈祈福。「中元」則是在七月十五,為地官赦罪之日,道教稱為「慶讚中元」,佛教也視為「盂蘭盆節」,都與普渡孤幽有關。「下元」為十月十五日,為水官解除災厄之日,避免把不順與災厄帶到明年,民間俗稱「謝平安日」。

過節的通過儀式須要選擇有利的時間,所以單月單日屬陽,月日相重就可增強力量,這是最常見的時間安排,如一月一日為新正;三月三日為三月節,古為修禊日,迄今漳州仍選在此日「上墳」;五月五日為端午,龍舟競渡,祓除不祥,是過渡到夏日的節日,所以習俗上都有剋制五毒的涵意。七月七日的「七夕」,被視為「七娘媽生」,為民俗的成年禮,從被護佑的小孩「出婆姊間」後,長大成人,為典型的通過儀式。而九月九日的九,諧音為「久」,重九重陽,故為老人節,祈祝長者長壽。由於月日俱屬單數、屬陽,這種月日相重而陽氣特盛,自是可以渡過節日的關口;而民間則是較少用雙月雙日,只有六月六日的「半年節」。

張弛有致的生活節奏

在農業社會裡,一個「以農立國」的民族自是需要配合節候而從事生產,所以勤勞打拚是農人的美德。在七日一週的新制之前,除了官員、軍人服役等有固定的休假日外,一般農民大多按照自然的節奏而使用節氣,在節日中集體享受節慶之樂。帝制時代儒家官僚形成一套「張弛」的社會生活方式,生產的工作倫理就是「緊張」如弓弦的繃緊,穿著日常工作的「常服」,在日常時間內有效地投入生產勞動之中。然後在經歷一段時間工作後,趁著農田事務的餘暇就安排有節日作為時間間隔,可以穿著禮服依節日而祭祀。這種非日常性的日子就如同歐洲人的節慶,須要經由儀式性的轉變,由一境、一家之人集體參與,成為地方或家庭的大事。在節慶活動中,不管是祭祀與否都有節俗食物共享,一家一境也會有節飾襯托過節的氣氛,大家也須遵守一定的節俗禁忌。節慶之樂的理想就是全體投入慶祝活動中,享受佳節內「共樂樂」的欣喜氣氛。 以下分別介紹臺灣社會一年中最主要的幾個節慶。

春節

春節,又稱元旦、元日;新正、新年。現在習稱為「過新年」。「年節」,為一年之始,萬象更新。大年初一,一早就在神桌前,先拜神明,後拜祖先。初四接財神,擺香案迎接神明,接神遲,故在下午。正月初一開天門,信眾在子時搶頭香,搏好采頭。新正期間,人們多會到廟裡點光明燈,安奉太歲,犯太歲的到廟內安太歲,或禮斗改運。新春以春飯、水果塔供奉祖先。過年是新年與除夕相連,展現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此傳統的習俗雖歷經社會變遷而仍能進入現代社會,官方或民間均維持一年之中天數最長的「年假」,從初一到初五,特別有過節的休閒氣氛。一首流傳甚廣的臺灣童謠裡,〈過年謠〉從初一唱到十五,前五天是這樣唱:「初一早(清晨吉時開門大吉)、初二巧(或作『嬌』,指女婿回娘家,是稀巧之客、嬌客)。初三無通巧(或『睏較飽』,俗稱『赤狗日』,不利外出,恐有不巧的事;或因連日勞累,借此補足睡眠。如唱『初一場、初二場』,則是『初三老鼠娶新娘』,據傳為老鼠娶親日)。初四神落天(此日下午迎神,俗云『送神早,接神遲』,所以或作『初四接神』或作『頓頓飽』)、初五隔開(此日開張,準備回復工作)」。

童謠中的春節就是拜年、玩樂,過一個歡樂新年,體現早期農業社會裡從容、樸素的生活情調。當前的過年習俗隨著景氣好轉,是一個創新〈過年謠〉的好年代。

天公生

新年謠有「初九天公生」,為玉皇上帝的生日,古稱「祝天誕」而俗稱「天公生」。天公為古書中的「天帝」,本為帝王所專祀的祭天之禮;後來道教神統譜以三清為宇宙創始運化之象,統領萬神的昊天上帝,就被尊稱為「玉皇上帝」、「玄穹高上帝」。在道壇上有玉皇位,玉皇上帝作帝王像,戴九旒冕冠,著黃色冕服,法像莊嚴而雙手執圭,與萬星之主的紫微大帝,同為至尊的天神。

民間奉祀則有天公壇,都在宮廟的至高處;而廟門外向天處,則有天公爐,向外拜天公後就插於爐內。民家也拜天公,都是桌案朝外或向天,其中閩南族群多在正廳前樑懸掛「天公爐」,客家族群則多奉祀於內埕龍邊牆上。

天公生時值正月初九,時辰則是子時。九為陽數之極,而子時則是十二時辰之始。一陽復始的時刻,在廟埕或家中中庭的向天處,鄭重的擺香案,由家長率同一家大小在案前上香祭拜,祈求天公庇佑新一年家運亨通。這種「春祈」的信仰習俗由來已久,各地皆然,是到天公廟祈願的佳日。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道教的三元日醮祭天、地、水三官,上元日為天官賜福的佳節,民間通稱「上元暝」、「元夕」;而節日行事為燃燈,故也稱做「燈節」。而新年活動直到元宵節,就被視為「小過年」。按照舊俗,這是一家團聚吃元宵的日子,然後就各奔南北努力工作。所以一起賞燈、猜燈謎,而年節真正結束的佳節。

民間將三官大帝統稱「三界公」,主要崇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上元節所祭祀的天官大帝職司賜福,元宵遊燈會、猜燈謎源自於道觀上元齋點燈祈福的習俗,燈節也從早期的火炬成為燈籠;流傳至今,臺灣寺廟也都有點燈、賞燈習俗,並成為觀光的節俗活動。

迎媽祖 

「媽祖」是臺灣人民最重要的信仰神祉,隨著中國福建沿海居民移民臺灣而流傳,原先只是漁民的保護神,逐漸擴展成為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信仰。

媽祖的誕辰是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每年此時民間主祀媽祖的廟宇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典以及遶境活動,藉以祈求平安。而所謂「迎媽祖」則是各聚落居民懷著歡喜、崇敬的心情,以隆重的祭典與各種民俗表演來迎接媽祖的意思。

清明 

清明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在春分後十五日,約在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為上山祭祖掃墓的節日。「清明」節氣是兼含祭祖、寒食、掃墓等崇天祭祖社會意涵的節日,所以先後來到臺灣的移民們,多會依循原鄉的歲時祭儀活動,例如漳州籍移民會選在三月節(三月三日)掃墓祭祖,泉州籍移民會在清明日上山祭掃,而客家移民的習俗,則選擇先祖安葬後第1個五月節,須提前1-2天上墳祭拜。

端午節 

端午為五月五日的重五日,又稱「端陽」,午與陽都取陽氣漸盛,可以過關辟邪。在節氣上為夏日將至的節候,江河之水均須清除雜物,以免疫癘流行;居家需知則同樣須掃除屋宅角落,灑上雄黃水,以辟除五毒諸物;而家人則須浴以蘭湯,潔沐身心,成為清潔內外辟除不潔的節日。臺灣各地因應端午節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有舉辦划龍舟競賽,吃粽子的習俗,臺中市南屯區辦理穿木屐競走活動等。

七夕

七月立秋、處暑兩個節氣中,有七夕、中元兩節日,七月七日為七夕、乞巧節。臺灣民間稱為「七娘媽生」,為了報謝七娘媽護佑孩子長大成人,也是「作十六歲」的節日,表示「出鳥母(婆姊)間」,為民俗的成年節日。而對於年輕女孩,則是乞巧、鬥巧,並兼求美貌的佳節;以往讀書人所祀奉的魁星,在七夕這天也要祭拜。

中元節

二十四節氣中「處暑」,為農作物收成後,趁暑熱稍事休息,祭謝土地、祖先,故農諺云:「處暑斷犁耙」。在節俗中祭厲的習俗,官方就在七月有厲壇之祭;而民間則複合了道、佛二教的宗教儀式,道教從早期的三官信仰:天、地、水三官(即民間所稱「三界公」),三元齋而確定三元日,中元齋即在中元日,故稱為「慶讚中元」,臺灣則發展出中元普渡法會,將佛教「普渡眾生」的法旨。透過道士科儀中的普度科儀要進行一連串的法事,從男堂女室的獻貢、巡筵、登壇說法到普渡化食,有一連串的科儀形式,道士們一面誦經懺,一面依經懺的段落丟擲供品,各地的普渡祭儀成為臺灣社會面對移墾過程中流血衝突的「和解」之道,透過施孤祈福來包容、慰問貧困孤苦。

搶孤

「搶孤」是臺灣中元普渡時相當特殊的儀式活動,民眾在中元節祭祀十方孤魂野鬼,以人模仿餓鬼的行為,搶攀孤棚,取食孤棧上的祭品,活動隱含孤魂野鬼前來飽食免受飢餓之苦的喻意,具有人飢己飢、悲天憫人的精神,也有人鬼和諧的意義。

中秋節

農曆八月,在「秋分」與「霜降」中有「中秋」,為天文學上的秋分點,太陽正好照射到地球赤道上,晝夜各半,與「春分」相對。八月十五日,俗稱「八月半」;又逢十五月圓,又稱「月夕」,也有認為七、八、九三秋恰半,故為「中秋」。由於秋涼時節,又是月圓夜,取象圓月,而視為團圓節。民間何時拜月已不可考,但是有祭拜太陽星君、太陰娘娘之日月的祭祀。在中秋之夕,臺灣早期都會拜月娘(月姑),也印有月娘神像,其他地方則稱為月光神禡,所祭拜的則是月餅、柚子,月餅要切開分食,故稱為團圓餅。根據《臺灣府志》記載,中秋節要祭祀當境土神,秋收之後要拜土地公,表達春祈秋報之意。

重陽節

重陽節因農曆九月九日,月日均值陽數,也稱重九。在節氣上值「寒露」、「霜降」,本地卻是秋高氣爽的時節,適宜登高或到野外放風箏。在節俗來源上通說是桓景家人戴茱萸登高,而得免一家受禍(故事載於《續齊諧記》)。而從節氣活動理解,中國北方是茱萸正盛的時節,菊花也盛開燦爛,這些植物都具有草藥性能:茱萸氣味辛烈,配戴在身上或曬乾盛於香囊,正可做為服食、服配之用。而菊花則甘菊、白菊等,可作藥用植物;泛酒則是菊花酒,秋日飲菊花酒,被視為風雅之事。九又諧音「久」,九九及久而又久,為長久長壽之意,也被被當做「敬老節」;同時也是宗祠祭祀的節日,各地祠堂或民間在此日祭祀先人。清領時期的地方書院,也隨俗供奉魁星爺,即是星辰之神,以祈求魁星點中而得功名,而重陽節也是祭祀魁星爺的重要節日。

燒王船

臺灣的各式醮典儀式,都以還願酬神、禳災植福為目的,其中以屏東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平安祭典」的燒王船最為人熟知,時間在丑、辰、未、戌年的農曆八月至十月間,經由擲筊方式訂出確切日期。

王船建造的目的,除了恭送代天巡狩人間的王爺聖駕返還天廷外,亦盼能載走地方不祥之魍魎,祈求保境安民。王船於舉辦科儀前二年建造,型態仿自東隆宮內二艘清領時期留下的南澳船,建造完成先供信眾膜拜,並於醮典最後一天舉行王船遶街,目的是沿途收煞驅瘟。待王船移至海邊,時辰一到,由道士開水路,並點燃王船四周的紙錢,霎時間,色彩繽紛的火焰將王船圍住,而無形的王船已藉此順風啟航遊天河了。

下元 

道教的三元日,舉行三元齋,敬獻天、地、水三官大帝。民間俗稱「三界公」,正是表示天地水三界眾神,乃道教諸神最為民俗節日所供獻的。十月十五日即是水官大帝解厄之日,全稱為「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府洞陰天元光大帝」。由於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與下元節、都是三官大帝一起祭拜,民間通稱「拜三界公」,祭拜的時間、地點(正廳三界公爐下)、祭拜方式(頂下桌)及供品,大體相同。所以臺灣民間按例的,就如同上、中元之例供獻;也有的就只是上香獻祭而已。一般宮廟、特別是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如臺北指南宮),則依古例誦經禮懺,並不缺下元齋儀,是日殿上燈火通明,斗燈的元辰煥彩,以示全家消災解厄,祈求福祥。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大雪」同為十一月的節氣,但時間並不固定,與「清明」一樣同為「活節」,一般都要謝平安。在曆法上,冬至日,日最短,因為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赤道以南緯度二十三度半)。冬至後,太陽又漸向北回轉,北半球的白晝就慢慢變長,所以冬至即是節氣上的陰極之至,而陽氣始至的節日,稱為「冬節」。這個大節、俗語說是「冬至大如年」,也稱「亞歲」、「如正」,為節俗行事較多的節日。臺灣民間習俗以冬至日的早晚做為測候的標準:「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亦無霜。」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時間;或「冬至黑,年底疏;冬至疏,年底黑。」以冬至日來到的時間推測過年的天氣,故有「乾冬至,濕過年」的氣候經驗談。臺灣的冬至節,民間需要準備祭祀祖先,有的還需要設宴款待宗親,在臺灣稱為「食祖」、金門稱為「食頭」、澎湖稱為「食冬」。在冬至時節,特別需要準備湯圓、菜包祭拜,寓意年增一歲。

尾牙 

二十四節氣表現寒冷的是「小寒」、「大寒」,也就有年節將至的氣氛,就像歐美過聖誕節那樣,在雪花繽紛中傳出悅耳的鐘聲、鈴聲,才透出歡樂佳節的情調。農業社會到了年底十二月,就有較多時間準備祭典,一年終了而有好的收穫,理應感謝一切該感謝的天地神明,所以年終連串的禮俗多有感恩意義,包括各式各樣的祭祀飲食與民俗活動。祭祀的對象與日常生活有關:諸如土地公、灶神之類,尾牙是十二月的祭典中,一年牙祭的最後一次,所拜謝的土地公、地基祖,都與居住有關。此類祭祀習俗至今仍是基於報恩而表現的傳統美德。

除夕

「除夕」這一天各家都要報謝神明,表示對於庇佑一年的報恩。一般都從近中午時,在廳堂上敬謝豐盛的祭品,特別是年糕、發糕等應節供品祭拜神明及祖先,家大小都要上香敬謝。然後就要拜灶神,縱使使用了瓦斯爐、電磁爐,同樣要在廚房祭謝司命灶君;此外就是拜地基主,都在前、後門門口,就是對於房宅先住先亡的地主,也在年底表示謝恩之意。 客家地區在時間上則不同,從凌晨就要在門外敬謝天公,供奉五燥、五溼素品、素果,以謝天恩。然後再到正廳祭拜,同樣先拜神明再拜祖先(阿公婆),除了牲禮、年糕、發粄,也要點燭燃香,報謝庇佑之功,也會在前門或後門拜地基祖,並到鄰近寺廟、伯公廟等祭謝,可謂為「完神」日。


「臺灣節慶」是華人世界裡保存良好的節慶傳統,經歷三、四百年來的發展、變化,在創造了經濟成就之外,仍然持續保存具有民俗風格的節慶,被巧妙地融入現代生活中。由於民間社會一直傳續「以社祀會聚社民」的傳統,每逢佳節必有社慶,成為營造社區共同體生活的核心。而每一個家庭、家族也在易於疏離的現代社會,借由節日凝聚家人、族人,共同祭拜祖先、神明,使家人在共同的記憶中團聚一體。斯土斯民而有斯節斯俗,臺灣人既傳續了農民的打拚精神,也保存了傳統的節日作息,在祭祀活動之中發揚了人文的精義。這個豐饒而多樣的節俗,展現了人與宇宙的和諧關係,提醒了人與自然的生態須共存共榮。每年固定的過節就定期的提醒,臺灣將在每一世代的生存中,常保是個「美麗的地方」,一個永遠的福爾摩沙。

原住民族歲時祭儀

  • 矮靈祭是苗栗塞夏族重要祭儀。

    矮靈祭是苗栗塞夏族重要祭儀。(圖/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原住民族十六族歲時祭儀大部分維持傳統特性,每年公告祭儀與舉辦期間。歲時祭儀的核心概念就是「祈求收穫與祖靈庇佑」,因此慶豐年與拜祖靈成為全族動員與相聚的重要時刻,更有助於凝聚民族認同與團結。以下為臺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

Amis 阿美族

Malalikit/Malikoda/Ilisin/Kiloma’an 豐年祭(收穫祭)

每年7到9月穀物收成後,阿美族各部落獨立舉行豐年祭,表達對祖先及天神的感念。祭儀主要是由年齡階層組織主導,重視教育訓練與晉升儀式,過程中各階級必須遵守領導階層的要求,合作達成各項任務。另一共同性的活動為malikoda集體歌舞,為男性年齡階級團體牽手共舞,有集體訓練與團結的意義。

Atayal 泰雅族

Ryax Smqas Hnuway Utux Kayal 感恩祭

「感恩祭」是從傳統「祖靈祭」轉譯而來的名稱,每年7-8月小米收成期間,由部落各家族推舉的領袖召開家族會議,共商祖靈祭舉行時間,並進行分工。祖靈祭當日各家男子到集合地點,由領袖帶領族人大聲呼喊,並獻上新收穫的小米酒等祭品,感恩祖先一整年的護佑及豐收,也傳達對Gaga(規範與禁忌)信仰的敬畏。

Paiwan 排灣族

Masalut/Masuvaqu 小米收穫祭

Masuvaqu(小米收穫祭)是指一年的結束(約7-9月),亦稱masalut或masucavilj。祭典開始前,部落領袖、巫師及家臣等會至各家告祭祈福及kistja(穀物稅),並加持各家vusam(小米種)。隨後舉行pavadis(資源再分配)等儀式,感謝神靈、友好聯盟部落及照顧弱勢者,最後舉行kazelju(過年儀式),藉由歌舞聯繫情感,期許新的一年順遂與豐收。

Bunun 布農族

Malahtangia(射耳祭)

布農族一年當中規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祭儀,每年大約於4-5月份舉行,準備期間男性族人會進行集體性的狩獵,祭儀包含狩獵祈福、起薪火、祭槍、報戰功及父字輩帶小孩輪流射鹿耳、男子輪流射鹿耳等。射擊標的物選擇鹿耳朵,係因鹿是獵物中較高大,且可食用的肉最多,象徵希望小米能長得像鹿一般大且粟多。

Pinuyumayan 卑南族

Amiyan 年祭

卑南族年度最盛大的祭儀,是以mangayaw大獵祭為核心的序列儀式,儀式中的詩歌流傳記載、長老不斷提示的話語,含有新年已經開始,舊的一切已經過去,大家要抬頭向前邁進的期許,因此族人以年祭稱此一序列的儀典,大多於聖誕節前後至元旦舉行,並包含部落更新潔淨及防禦儀式及少年刺猴、除喪、男子進階及成年儀式等。

Cou 鄒族

Mayasvi 戰祭

鄒族戰祭是每年2-4月間由會所重建或修建、迎神祭、部落團結祭、男子初登會所禮、成年禮、路祭、歌舞祭及送神祭等儀式所組成的部落性集體性祭儀。透過系列的儀式重新連結族人、家族以及神靈的緊密關係,而祭祀的神靈,為鄒族的戰神和天神(Hamo),並藉此一祭儀緬懷感恩祖先,學習倫理規範及凝聚部落向心力。

Rukai 魯凱族 

Titiudale 祈雨祭

傳說某年的4、5月天氣悶熱不下雨,族內王家祖先(Cacmaka)爬到樹上通報鄭家祖先(Kaboma)為部落進行祈雨,才形成的祭儀。因此,傳統上,Titiudale是茂林部落逢乾旱才會舉行的祈雨儀式,並非每一年都要舉行。但族人為了紀念祖先適應環境的生態知識與傳承文化,已固定在每年的4月舉行。

Saisiyat 賽夏族

PaSta'ay 巴斯達隘(矮靈祭)

矮靈祭為賽夏族規模最大、禁忌最繁複的祭儀,2年一次在秋收月圓之時舉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包含結芒約期、河邊會談、向矮靈告解及告祭祖靈、邀請矮靈共進晚餐、正式開唱、迎靈、送靈、除穢、折赤楊木、跳取芒草結、拉下赤楊木、答謝主祭家族等。祭儀中的祭歌呈現賽夏族的信仰與語言智慧,闡述歷史脈絡與矮靈的叮嚀和教誨。

Yami 雅美族

Mapasamorang so piyavean收穫祭

雅美族於傳統海洋夜曆apiya vehan月份(約國曆5-6月),每個部落會擇一日辦理Mapasamorang so piyavean收穫祭,一家團圓慶祝mivaci小米豐收的喜悅和對天神的感謝。收穫祭當天族人要盛裝出席,女人一早會為祭典準備食材(芋頭、飛魚),男人則忙著煮小米,共同享用後即舉行搗小米活動,男人圍繞著臼用力搗小米,祈求來年再次豐收。傳統上收穫祭只有男性老人和青年人參與,小孩及女性不能參加。

Thau 邵族

Lus'an 祖靈祭

邵族全年的歲時祭儀相當多,以9-10月間的「Lus'an祖靈祭」為期最長、內容最多元、意義最廣泛,是全族所有家戶、不分男女老少共同參與的祭儀,過程中因有「換新火」、「嘗新米」、「除穢祈福」等,代表邵族傳統曆制「新年」的開始。主要祭儀有女祭司主持的主祭儀、與男性狩獵有關的擦拂除穢祭儀、試獵儀式、祈求豐獵儀式、族人互訪會飲等等,祈求祖靈在新的一年保佑族人們事事順利平安。

Kavalan 噶瑪蘭族

Qataban 豐年祭

主要感謝神靈與祖靈保佑一年來農作豐收,由頭目每年7-8月間召開部落會議決定舉辦日期、地點與階級分工事宜。祭典當天,族人會依照階級、男女、身分等各自穿著傳統服裝,只有男性長老與祭師穿全黑的服飾;當頭目宣佈qataban節慶開始後,長老坐在中央,其他族人圍著圓圈,由一人帶頭領唱、族人回應唱歌並牽手跳舞直至夜晚。祭儀過程中長輩會對各年齡階級評分,具年齡階級傳承、團結及訓練的意義。

Truku 太魯閣族

Mgay Bari 感恩祭

每年在農作收穫後(約10月份),族人會舉辦感恩祭,感謝祖靈的庇佑及確保子孫安身立命,也祈求農耕持續生產豐收。祭儀由祭司與部落領袖宣布舉行,祭典前部落獵人會組團進入獵區狩獵,家戶則開始椿米、釀酒、搗製小米糕,供獻祭祖靈;祭典開始先灑酒呼喚祖靈之名,接著唸誦祭詞感謝祖靈,祈願明年持續守護部落;祭司唸誦後,族人齊聚共飲、舞蹈歡唱,分享祖靈庇蔭的福運,並將此視為今年農作完成與隔年農耕行事的開始,類似「新年」。

Sakizaya 撒奇萊雅族

Palamal 火神祭

Palamal火神祭是撒奇萊雅族每年10月為紀念1878年達固部灣戰役,抵抗清軍侵略而犧牲的族人而舉行的祭儀。祭典程序以祖靈祭為架構,包含迎靈、娛靈、慰靈與送靈等步驟。祭典籌備前期,祭師與祝禱司須遵守禁忌、準備祭祀品、演練祭歌祭舞等,祭典當日由祭師率領祝禱司執行慰藉祖先,以火祭方式來重現達固部灣戰役族人抵抗、逃難及舊社毀滅的歷史情境,並讓族人永續傳承這段民族發展歷史。

Sediq 賽德克族

Smratuc 年祭

Smratuc年祭是賽德克族很重要的祭典,指從舊的一年跨越到新一年的慶祝儀式,每年約12月舉行。族人會用最熟悉的狩獵方式及最簡單的狩獵工具進行儀式,祈求所有族人未來一年豐衣足食、沒有病痛,舉凡部落的老人、中年人與小孩都要參加這個祭典,是賽德克族目前唯一公開的祭典儀式。賽德克族每年舉行一次smratuc,整個儀式過程包含cmucut年祭和Tmukuy macu播種祭。

Hla'alua 拉阿魯哇族

Miatungusu 聖貝祭

聖貝祭是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的祭儀是,以祭祀 takiiarʉ(聖貝)為主,族人深信祖先的靈寄宿於聖貝中,所以需小心保存,每年2-3月間誠心供予酒肉祭祀,否則將無法獲得祖靈的賜福保佑。祭典開始會舉行酒祭,主祭者用酒祭神以祈求新的一年能賜給族人作物大豐收、狩獵的獵物亦多。接著舉行鑽木取火祭,表達對祖先將取火方式傳下來的感念。

Kanakanavu 卡那卡那富族

Mikongu 米貢祭

米貢祭是卡那卡那富族最重要的祭儀,每年約10月舉行。米貢祭準備期族人需採集芒草、山棕及其他草木等,祭典前一週男性會出門狩獵或捕魚,女性在家釀酒及製作米糕等食物。儀式包括驅邪避凶、狩獵歸來、占夢選吉點燃塘火、懸掛新穗、呈獻祭品、吟唱思念、觸繩與蔾實、氏族交流及刺球締緣等。祭儀期間,每個家屋會拿出一綑最飽滿的小米,由家屋家長把小米懸掛在家屋的主柱上,以示感恩及祈福。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