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日期:114/09/05
資料來源:教育部、運動部

  • 113年我國規律運動人口達 35.3%,較 105 年(33%)增加 2.3%,換算人口數約增加 50 萬人(圖/台灣光華雜誌提供)

    運動部於114年9月9日成立,右為首任部長李洋。(圖/運動部提供)

為落實「運動壯大臺灣」為願景,提升臺灣在國際體壇的能見度,並促進國民健康與福祉,運動部於114年9月9日成立,秉持「運動平權、社會包容、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確保運動資源的公平分配,並促進社會和諧與環境的可持續性,提倡全民運動、強化選手培訓、推動運動產業、推展國際運動事務、促進適應運動等。運動部採「1部、1署、3中心」的組織架構,包括全民運動署及6個業務司(綜合規劃司、適應運動司、競技運動司、產業及科技司、國際事務司、設施規劃司),並設置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3個行政法人。

  • 113年我國規律運動人口達 35.3%,較 105 年(33%)增加 2.3%,換算人口數約增加 50 萬人(圖/台灣光華雜誌提供)

    113年我國規律運動人口達35.3%,較105年(33%)增加 2.3%,換算人口數約增加 50 萬人(圖/台灣光華雜誌提供)

全民體育

完善運動環境與設施

自105 年起推動「運動 i 臺灣」計畫以來,依運動現況調查結果顯示,113年我國規律運動人口達35.3%,較105年(33%)增加2.3%,換算人口數約增加50萬人。

我國運動風氣逐漸蓬勃,部分應歸因自99年起推動「改善國民運動環境及打造運動島計畫」,該計畫興設30座國民運動中心,並辦理運動場地興整建、簡易運動場地維護整修及社區簡易棒、壘球場之興整建總計475案。

國民運動中心設有體適能中心、韻律教室、室內溫水游泳池、綜合球場、羽球場及桌球場等室內核心設施,除臺北市率先完成布建全市12區各1座運動中心外,教育部體育署補助興建全國30座國民運動中心,已全數完工啟用;另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及臺中市亦陸續自辦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提供民眾更完善的運動空間。

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營造休閒運動環境計畫」及「前瞻基礎建設—城鄉建設—充實全民運動環境計畫」,補助地方政府營造友善運動場館設施、自行車道及改善水域運動環境,並興建全民運動館及設置職業運動園區等,以建構便利各族群平等運動之優質休閒運動環境,以及健全職業運動發展環境。

辦理「優化全民運動與賽會環境計畫」,以打造安全友善運動環境及建構優質運動競賽運動場地為重點,提供更友善安全的運動環境,並強化國際賽事辦理利基,提升我國國際能見度。

  • 位於高雄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綜合集訓館(球類館、技擊館)。(圖/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位於高雄左營的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綜合集訓館(球類館、技擊館),培訓出眾多優秀選手。(圖/運動部提供)

建置自行車道路網

90-114年推動自行車道路網之串連,輔導各直轄縣(市)間優質自行車道之建置達5,363公里。截至114年7月,全國自行車道總長度已達9,071公里。

學校體育

為培育學校優秀運動人才,並為國家競技體育之發展奠定基礎,除舉辦各項學生運動聯賽,逐級遴選優秀運動人才外,另強化體育班系所院校及充實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及運動防護員之配置。此外訂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並實施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編制。

除持續促進體育教學正常化、活絡校園體育活動競賽、倡導校園水域運動風氣、提升學生游泳及自救能力、提倡動態的生活型態,並推動每週在校運動150分鐘之「SH150」方案、促進優質學生棒球與足球運動方案、國中小學生普及化運動方案、體適能精進計畫、推動適應體育計畫、學校設置樂活運動站計畫及推動山野教育實施計畫,以培養學生運動習慣,提升學生體適能。

運動產業

跨部會合作推動「臺灣運動x科技行動計畫」(2022-2026年),截至113年,補助國立體育大學等3校開設多元跨域課程、建置教學實證場域等及開設運動科技微學程,14縣市政府參與將科技導入運動場域實證計30案,以提升民眾運動感受,增進運動產業多元發展及永續經營。

培養運動觀賞及參與人口,厚植產業發展基礎,114年截至7月,核定補助學生參與或觀賞運動競技或表演924案;另核定補助「2025行銷台灣-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Tour de Taiwan」、「2025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暨成都世界運動會」等國際賽事、國內基層賽事轉播及行銷宣導125場賽事,並透過「動滋Sports」等運動產業媒體社群平臺及自媒體,運用新媒體傳播,帶動基層運動賽事產業化發展。

透過推動中小型運動事業融資措施,降低運動人才經營運動產業之營運成本,依據《運動產業輔導獎助辦法》提供業者信用擔保、手續費補助及利息補貼等協助,以提升產業競爭力。114年截至8月5日,核定信用擔保5件,核定金額2,332萬7千元;撥付利息補貼共計210件,補貼金額207萬8,552元。

第3屆運動彩券發行期間自113年1月1日-122年12月31日止,本屆有26種投注運動種類及50種玩法,相較第2屆運動彩券,第3屆新增10種投注運動種類及22種玩法,以提升國人對於體育運動關注。本屆自113年1月-114年7月盈餘累計挹注運動發展基金約約117億2千700萬元,有效促進體育運動長遠發展。

  • 90至112全國運動會大會參賽人次

全國運動比賽

113年全民運動會於10月26日-11月10於屏東舉行,計有全國22縣市、1萬2,852人(含選手9,967及職員2,885)角逐健力、拔河等33種運動種類,計407面獎牌,共締造了19項56人次破全國紀錄,31項114人次破大會紀錄、1項1人次平大會紀錄、3項12人次創大會紀錄的佳績。績優單位臺北市第1,臺中市次之,新北市第3。

112年全國運動會於10月21-26日於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行,計有全國22縣市、1萬386人(含選手7,292及職員3,094)角逐水上運動等35動種類計399項金牌,共締造了11項27人次破全國紀錄,31項78人次破大會紀錄、3項5人次平大會紀錄的佳績、12項58人次創大會紀錄;績優單位獎以臺北市第1名,新北市次之,臺中市第3。

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每2年舉辦1次,113年全國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於 5 月在南投縣舉辦,計辦理16種競賽種類,全國21個縣市政府組隊參賽,共2,172位身心障礙選手嶄露頭角,總計95項130人次破大會紀錄,76項109人次破全國紀錄。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每年舉辦1次,113年賽事於臺北市舉辦,計辦理22個競賽種類1萬2,048 人參加,總計有55項128人次破大會紀錄,1項1人次破全國紀錄。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每年舉辦1次,113年5月於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舉行,辦理21個競賽種類1萬105 人參加,總計35項64人次破大會紀錄,3項6人次破全國紀錄。

海外爭光
  • 李洋(左)王齊麟(右)勇奪2020東京奧運羽球男子雙打金牌。(圖/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我國羽球男雙「麟洋配」(李洋(左)、王齊麟(右))勇奪2024巴黎奧運金牌,連兩屆奪冠(圖/運動部提供)

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共有32種運動競賽種類329個競賽項目,我國取得16種運動、60席參賽資格,並獲2金5銅,在206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35名,總獎牌數創下我國參加歷屆奧運之次佳成績。

世界運動會

第11屆世界運動會於2022年7月於美國伯明罕舉行,合計34種正式競賽種類,我國遴派選手74人及教練23人參加15種運動種類,共獲1金6銀6銅。

世界大學運動會

第32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於2025年7月在德國萊茵魯爾都會區舉行,共計舉辦19種競賽運動。我國共派出196位選手參加田徑等15種運動,共獲得5金13銀7銅,在所有參賽團隊(地區)中排名第9。

亞洲運動會

  • 我國拳擊選手林郁婷勇奪2024年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金牌。(圖/教育部體育署提供)

    我國拳擊選手林郁婷勇奪2024年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金牌。(圖/運動部提供)

原定第9屆2021年亞洲冬季運動會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延至2025年2月3日-2月14日於中國哈爾濱舉行,計舉辦6種競賽運動。我國共派出67名選手參加冰球等5種運動,獲得1銅,為我國亞洲冬季運動會歷史首面獎牌,所有參賽團隊(地區)中,排名第8名。

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18年10月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共舉辦 32種競賽,我國取得19種運動種類、59名選手參賽資格,獲得1金3銀2銅(含國際混合團體制)。

東亞青年運動會

第2屆東亞青年運動會於2023年8月在蒙古烏蘭巴托舉行,我國是除主辦國(蒙古)以外11個競賽種類皆報名參賽之國家,共獲得10金12銀22銅。

世界中學運動會

2024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於10月於巴林麥納麥舉行,我國共獲得35金21銀23銅。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第17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於2024年8月23日-9月8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本屆賽事我國取得桌球等7個運動種類13席參賽資格,較上屆提升3席,且有11席係依據資格賽、世界排名正式或成績A標取得資格。本屆參賽成績為3銀2銅,成績為近4屆最佳(獎牌數歷屆第3佳)。

達福林匹克運動會

第24屆達福林匹克運動會於2022年5月在巴西南卡西亞斯舉行(保齡球競賽延至同年10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我國計獲得3金13銀14銅,在73個參賽國中排名第15名。

亞洲帕拉運動會

第4屆亞洲帕拉運動會於2023年10月在中國杭州市舉行。我代表團奪得4金4銀12銅佳績,獎牌排名為例屆次佳,奪牌選手計30人次,其中25歲以下選手計19人次,並有5人次年紀為17歲以下。

爭取大型國際體育交流活動在臺舉辦

輔導在臺辦理國際賽事,鼓勵賽事冠名臺灣或城市名稱,形塑臺灣品牌特色的國際賽事,113年在臺舉辦102場國際賽事,包括「2024行銷台灣-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2024新北市萬金石國際馬拉松」、「2024台北羽球公開賽」、「2024年臺北世界聽障田徑錦標賽暨世界聽障青年田徑錦標賽」、「2024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及「花蓮國際龍舟嘉年華」等。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