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日期:113/03/29
資料來源:內政部

臺灣全圖

中華民國創建於西元1912年,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民國38年12月7日,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轄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地,有效管轄土地面積3萬6,197.067平方公里。

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

臺灣東臨太平洋,西隔寬約200公里之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距約250公里;北瀕東海,東北與琉球群島相距約600公里(詳見附錄表1)。臺灣之名屢有變更,隋時稱流求;宋時稱琉求;元時名瑠求;明洪武時稱小琉球;明萬曆年間稱雞籠山、北港、東番;明鄭時期則稱東都、東寧,至清康熙23年,清廷改東寧為臺灣,置臺灣府,隸福建省,臺灣正式名稱自此始。臺灣係海中褶曲隆起之海島,就地質學言,為一新生代褶皺山脈,位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海盆之接觸線上,居東亞島弧中央,係由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撞擊形成。臺灣本島呈紡錘形,南北縱長394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1,150.95公里,跨越緯度約在北緯21至26度之間,北回歸線(北緯23.5度)通過嘉義縣水上鄉。臺灣本島及其21個附屬島嶼面積共3萬5,886.8623平方公里,附屬島嶼中,較重要者有蘭嶼(46.82平方公里)、綠島(15.09平方公)、琉球嶼(6.8平方公里)、釣魚臺(4.38平方公里)與龜山島(2.84平方公里)。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上,介於北緯23度10分-23度46分,東經119度18分-119度43分間,是臺灣唯一的島縣,其四極位置分別為極東:查母嶼;極西:花嶼;極南:七美嶼;極北:目斗嶼。 宋朝時「澎湖」一名正式見於野史及方志,而史書上有漢人居住澎湖的確實記載始自南宋,在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适著「諸蕃志」中明確的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澎湖群島是1,700萬年前-800萬年前海底火山活動湧出地表的熔岩冷却形成,氣勢磅礡的柱狀玄武岩渾然天成,具垂直狀、傾斜狀、放射狀、倒伏狀等奇特地景。澎湖群島計由64個島嶼組成,面積126.86平方公里。其中澎湖島(64.24平方公里)最大,其後依序為西嶼(即漁翁嶼)、白沙島、七美嶼及望安島。

金門群島

金門群島位於福建省東南海岸外,汪洋四環,舊名浯洲,又有仙洲、浯江、浯島等名稱。金門之得名始於明洪武年間置守禦千戶所,江夏侯周德興築城建垣於此,又因其地位內捍漳廈,外制臺澎,實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此名為「金門」。 金門群島中,我國有效管轄島嶼包括金門本島、小金門、大膽、二膽、東碇、北碇等12個島嶼,面積合計為150.46平方公里。金門距澎湖西方約82浬,距高雄約150浬,金門本島與中國大陸最短距離約2,300公尺。金門島內最主要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土壤以砂石及裸露之紅壤土為代表,自然條件不佳。另莆田縣烏坵鄉,面積約1.2平方公里,現由金門縣政府代管。金門國家公園成立於84年10月18日,面積約3,528.74公頃,資源特色為歷史文化、閩南傳統建築、戰役史蹟及自然資源,分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烈嶼區等五大區。

馬祖列島

馬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西北西方,四面環海,西與福建閩江口僅一水之隔,扼閩江咽喉,距福州約16浬,東距基隆114浬(東引至基隆90浬),南距金門152浬,與金門南北相對,控制臺灣海峽。 馬祖島原名南竿塘,列島以「馬祖」為名,始於宋代。相傳宋時,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東螺搓漁民林愿之六女默娘,秉性賢淑,事親至孝,且熱心公益,每於黑夜燃薪為火,為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某日,其父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乃投海尋父,最後負父屍漂至南竿島。鄉人感其孝行足式,厚葬立廟祭祀,尊稱之為「媽祖」,民間為避諱,乃將「媽祖」改為「馬祖」,做為列島總名。馬祖列島包括南竿、北竿、高登、東莒、西莒、東引、西引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總面積為28.8平方公里,歸連江縣管轄。馬祖列島山巒起伏,除南竿之山隴、北竿之坂里、莒光之田沃3處較平坦外,餘皆層巒疊障,陡峰峭壁,海岸暗礁密布,村落集中在沃口附近,依山而築,風光綺麗。

  • 東沙島上豎立「南海屏障」國碑。

    東沙島上豎立「南海屏障」國碑。

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為南海諸島中最北之一群,位居臺灣本島南端、香港及中國大陸珠江口三角中心地區,是臺灣海峽航道咽喉要地,主要由東沙島及東沙環礁、南衛灘及北衛灘組成,其中南衛灘及北衛灘均為沈入水中之連續淺灘;東沙環礁則係由島嶼、沙洲及暗礁組成之圓形環礁,直徑約25公里,礁內環抱水域面積(含環礁)約400平方公里,環礁北面外緣寬廣,退潮時可露出水面。東沙島為本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之島嶼,陸域面積約1.74平方公里,狀如蟹螯,位置在北緯20度42分,東經116度43分,東北距臺灣高雄港約240浬,北距廣東汕頭140浬,西北距香港170浬,東南距馬尼拉420浬。東沙島表面為珊瑚及貝殼碎屑風化成之白沙所覆蓋,島上滿布低矮熱帶灌木林,屬亞熱帶海洋型氣候,島上豎有「南海屏障」國碑,設有機場、氣象臺、漁民服務站、衛星追蹤站等設施,79年行政院核定由高雄市政府代管。91年3月,在臺北市舉行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東亞地區第四屆會議」,促請政府將東沙海域建立為我國第一個海洋保護區,經過近5年的規劃、調查及研究,行政院於95年12月19日核定內政部研提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計畫」,96年1月17日內政部公告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這是我國第7座國家公園,也是第1座海洋型國家公園,同年10月4日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作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專責管理機關,97年3月4日該管理處於東沙島設置東沙管理站,並派員駐站,負責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現地之資源調查、保育、復育及監測工作,自此東沙之管理工作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103年12月底「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完工,成為南海海洋保育研究重鎮。

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在西沙群島之東偏南,散布在北緯13度50分-19度35分與東經113度0分-117度55分之間,除黃岩島(民主礁)露出水面外,全為隱沒海水下的珊瑚礁,也是海上航行危險區域之一。中沙群島不能居住,但因周圍海域水產豐富,漁船、商船往來頻繁,地位重要。行政院已於88年2月10日公告中沙群島黃岩島之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

  • 中沙群島黃岩島(民主礁)露出水面外,全為隱沒海水下的珊瑚礁。

    中沙群島黃岩島(民主礁)露出水面外,全為隱沒海水下的珊瑚礁。

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為南海四群島中最南之一群,散布於北緯3度45分-12度0分,東經 109度35分-117度50分之間,包含眾多島嶼、沙洲、礁灘及暗礁等,是南海諸群島分布面積最廣、島礁數量最多者。區域內屬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無顯著之分。

太平島為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之自然生成島嶼,全島平坦,面積約0.51平方公里(含交通基礎整建工程竣工後增加人工設施面積),東北距臺灣左營港845浬,北距海南島榆林港550浬,西距越南金蘭港330浬,東與菲律賓巴拉望相距約200浬,扼南海航道之要衝。

民國28年(昭和14年3月30日),日治臺灣總督府將包括太平島(日人稱為長島)在內之新南群島,劃入高雄州高雄市管轄,日本戰敗投降後由我政府派兵接收、進駐,並以前往接收之太平艦名命名為太平島,79年行政院核定由高雄市政府代管。島上豎有「南疆鎖鑰」國碑,設有氣象臺及無線電臺等設施。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曾於太平島東方3浬處之中洲礁設立觀鳥亭供生態研究。

太平島上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並有出產地下水之水井,水質良好,除可供飲用,亦提供廚房炊事及生活用水使用;島上原生的天然植被茂盛,出產椰子、木瓜及芭蕉等。長久以來,駐守人員利用島上各種資源,種植蔬果及豢養家禽家畜。另外,為滿足當地信仰需求,駐守人員於48年興建觀音堂,奉祀觀世音菩薩。由於太平島距離高雄市1,600公里之遙,主要以海運進行物資及醫療運補,為縮短運補時間、提升海上救難及緊急醫療等能力,96年於島上修築機場跑道。然而,為進一步提升巡護能力、飛機起降及船舶運補作業安全及善盡人道救援的角色,103年1月起推動「太平島交通基礎整建工程計畫」,於104年12月完成機場跑道整建及碼頭新建,同時,啟用太平島燈塔,確保行經該海域船舶之航行安全。此外,為因應全球暖化問題,政府亦於太平島上陸續設置一、二期太陽能光電系統,以有效利用再生能源。

  • 南沙太平島上豎立「南疆鎖鑰」國碑。

    南沙太平島上豎立「南疆鎖鑰」國碑。

  • 太平島上於104年底修建完工之碼頭。

    太平島上於104年底修建完工之碼頭。

  • 太平島上於104年底修建啟用之燈塔。

    太平島上於104年底修建啟用之燈塔。

圖片由內政部提供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