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日期:113/03/29
資料來源:農業部

  •  新竹縣尖石鄉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新竹縣尖石鄉鴛鴦湖自然保留區

臺灣位處熱帶、亞熱帶,面積雖小但地形及生態環境多樣,全島有60.7%以上面積為森林所覆蓋,從平地到海拔3,400公尺以上的高山,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高比例的特有種與特有亞種,是臺灣生物資源的特色。

臺灣物種共有6萬4,906種,目前臺灣已記錄動物(含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淡、海水生動物、節肢動物類及軟體動物等)4萬1,088種、植物(含維管束植物、苔蘚類及藻類)1萬,331種;另有病毒、細菌、古菌、原生生物及原藻等共6,502種、真菌類6,675種,在學術研究、資源保育上深具重要性。

近年來,自然生態保育已蔚為世界潮流,我國亦體認此一國際趨勢,積極推動各項保育措施,繼續加強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之保育工作,以期維護本土生態系之完整,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生物多樣性保育

  •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藍天白雲襯托著橘黃礫石山峰。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藍天白雲襯托著橘黃礫石山峰。

為因應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趨勢,配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及國內法令、環境現況,研擬及滾動式修正「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行動計畫」,整合聚焦臺灣生物多樣性推動目標政策,以達本土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之目標,並回應國際社會對於生物多樣性政策之推動。

2015 年聯合國將生物多樣性目標納入永續發展議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接軌國際提出我國永續發展目標,目標包含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及海洋生態系,確保生物多樣性,作為我國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之目標及依據。

為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所揭櫫之三大精神(保育生物多樣性,重視與鼓勵生物多樣性資源之永續利用,及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我國除了要保障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儘速鑑定確認導致生物多樣性衰退的各種威脅,並協助地方及私部門制定生物資源永續使用的方法、重視及保護原住民在生物多樣性之傳統知識、推動生物技術及生物安全管理等,從而設法降低這些威脅所帶來的衝擊。

保護(留)區的劃定與經營管理

臺灣地區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的保護區,分為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包括國家自然公園)、自然保護區等5類型,總計各類型保護區共98處,總面積約為121萬657.08公頃,陸域部分69萬4,449.05公頃,約占臺灣陸域面積19.18%。

透過完善的立法,將保護區依其保育程度及功能加以分類,依性質由中央、縣(市)政府或指定管理機關管理,並訂定保育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就保護區內及其周圍地區之環境進行監測,加強珍稀動植物之調查、研究、保育及復育,維護全國棲地生態體系之完整。

  • 臺灣黑熊為臺灣特有亞種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臺灣黑熊為臺灣特有亞種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野生動植物保育

落實《野生動物保育法》

為落實《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執行,除了公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涵蓋國內外的物種,並邀集各專家學者共同研議,依據各物種的族群數量區分保護等級,分為「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等3大類,並針對臺灣黑熊、石虎、草鴞、水獺等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及「臺灣紅皮書名錄」之極危等級之豎琴蛙、穿山甲等22種瀕危野生動物,就其面臨之威脅因子,建立與更新相關保育行動計畫,依計畫內容擬定相關研究調查面向及保育行動工作優先順序,並落實執行。

加強《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宣導與執行

  • 辦理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之登記、註記、查核與執行查察、取締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案件之各項工作,加強《野生動物保育法》相關規定宣導與執行,充實保育工作人員法律知識及建立民眾正確保育觀念等。
  • 22個直轄市、縣(市)政府均成立保育專責單位,設置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4處;112年各縣市政府合計辦理野生動物救援7,423隻次;4處收容中心及急救站執行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地方政府後送本土野生動物醫療、救傷及野放訓練共計3,152隻次;執行查緝走私、棄養野生動物處置、收容及野放訓練共計4,926隻次;針對私人飼養保育類食肉目及靈長目動物,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至現場評估環境設施及照養情形,並協助飼養環境不佳之動物移置收容,以保障動物福祉。
  • 持續運作野生動物產製品鑑定實驗室2處及野生動物虛擬鑑識中心網站1式、沒收沒入野生動物產製品處理中心1處、研發5種野生動物(臺灣野山羊、山羌、白鼻心、臺灣獼猴、穿山甲)肉品快速物種鑑定技術、編印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鑑定圖鑑20餘種,促進與美國等多國之國際鑑定技術交流。
  • 112年受理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之各式鑑識共計606案。
  • 112年查獲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65人。
  • 生態教育館辦理「森在此山中-動物偵探學堂特展」之導覽解說活動。

    生態教育館辦理「森在此山中—動物偵探學堂特展」之導覽解說活動。

  • 自然教育中心「綠苔球.心悠遊」活動,三代同堂學員一同以植物與土壤來療癒身心。

自然保育教育推廣

於臺灣自然保護(留)區鄰近地區設置9處生態教育館,透過提供生態環境相關展示與解說教育,成為民眾瞭解自然保育知識的學習場域,並且扮演推廣保育政策、落實保育工作的地區性窗口。亦為監測保護(留)區生態因子之變動狀況、培育研究監測及當地社區或團體解說教育人才的學習據點。112年共辦理162場自然保育、環境教育相關課程,服務逾7萬人次。

為因應近年社會大眾對於優質戶外遊憩場域之需求、提升國人保育相關觀念與實質行動,在配合永續發展、國土保安與維護生態的前提下,朝向森林自然教育及生態旅遊方向發展,成立8處自然教育中心,每年服務逾6萬人次。
 


圖片由農業部提供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