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歲入歲出淨額概況
110年各級政府歲入淨額新臺幣(下同)3兆3,211億元,較109年增加2,8元(+9.4%),其中以稅課收入增加4,539億元最多。110年各級政府歲出淨額3兆3,603億元,較109年增加1,183億元(+3.6%),主要係以社會福利支出增加1,003億元最多,其次為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增加793億元。收支相抵,110年各級政府歲入歲出淨額差短391億元。(歲出淨額及餘絀詳見附表7)(111年度數據預計112年6月中旬更新)
政府歲入歲出淨額結構
110年各級政府歲入淨額以稅課收入為主要來源,占82.6%,其餘依次為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占8.6%,規費、罰款及賠償收入占4.5%(各級政府歲入淨額結構詳見附表8)。110年各級政府歲出淨額以社會福利支出占23.7%最高,教育科學文化支出占23.3%居次,經濟發展支出占16.9%居第三,一般政務支出占12.9%居第四,國防支出占11.0%居第五。(各級政府歲出淨額結構詳見附表9)(附表8、9:111年度數據預計112年6月中旬更新)
政府融資情形
110年各級政府歲入歲出淨額收支相抵,差短391億元,惟基於契約義務之應償還債務5,014億元,分別以債務之舉借6,977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95億元因應,主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政府賡續發放相關防疫補償金與急難紓困救助,以及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及冷氣裝設計畫所致。(各級政府融資需求及因應方式詳見附表10)(111年度數據預計112年6月中旬更新)
政府債務餘額情形
111年度各級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預算數為7兆2,951億元,占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之前3年度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數比率為36.14%(實際數為6兆4,251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31.83%),符合《公共債務法》第5條該比率不得超過50%之規定。其中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為6兆3,994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31.70%(實際數為5兆6,998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比率28.23%),符合同條40.6%債限之規定。(各級政府1年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詳見附表11)(111年度院編決算數預計112年7月更新)
賦稅收入
賦稅收入為支應政務推動及經濟發展之最主要且具穩定性的財政收入,近年來占歲入比重逐年升高。111年度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淨額為3兆2,479億元,較110年度增加3,737億元(+13.0%),主要因營利事業所得稅增加3,254億元,綜合所得稅增加1,249億元,營業稅增加450億元。就各稅目別結構觀察,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及綜合所得稅合計)因110年上市櫃公司獲利大幅成長,結算申報及暫繳稅款均增加,111年度占比上升至51.8%,居各稅目之首,連帶壓縮其他稅目比重,營業稅因國內產銷活動穩定及進口稅額增加,占16.8%居次,再次為土地稅占5.8%,其後依序為證券交易稅占5.4%,貨物稅占4.7%,關稅占4.4%。(賦稅收入結構詳見附表12)
國有財產管理
政府建立國有財產管理制度,對國有財產之取得、保管、使用、收益及處分,確實有效納入管理,並加強國有土地開發利用,創造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發展。國有財產總值為10兆6,315億餘元,詳見附表13(統計數據截至111年止)。
金融保險
一、⾄111年⽌,國內⾦融機構家數計有本國銀⾏39家(註:不含全國農業⾦庫)、外國銀⾏在臺分⾏28家、⼤陸地區銀⾏在臺分⾏3家、信⽤合作社23家、農漁會信⽤部311家、票券⾦融公司8家、證券⾦融公司1家及⾦融控股公司15家(⾦融機構家數詳⾒附表14);⾦融機構(含本國銀⾏、外國銀⾏在臺分⾏、⼤陸地區銀⾏在臺分⾏、信⽤合作社、農漁會信⽤部、票券⾦融公司及中華郵政公司儲匯業務)之總資產為新臺幣(下同)80兆3,012億元,淨值為4兆9,061億元,與110年底相比,總資產增加4兆9,776億元,淨值減少267億元;所收受之國內存款總額為55兆5,090億元(不含票券⾦融公司),國內放款總額為36兆1,426億元(不含票券⾦融公司及中華郵政公司儲匯業務),與110年比較,存款總額增加3兆4,669億元,放款總額增加2兆6,559億元。
二、⾄111年止,本國銀⾏平均逾期放款比率為0.15%,全體信⽤合作社之平均逾期放款比率為0.08%,本國銀行及信⽤合作社之資產品質良好。
三、為強化銀⾏資產品質及落實以風險為基礎之授信業務管理,⾃100年起分階段提⾼法定最低備抵呆帳提列標準,並實施增提備抵呆帳之差異化獎勵及管理措施。111年底本國銀⾏平均放款覆蓋率為1.36%,備抵呆帳覆蓋率為910.46%,風險承擔能⼒提升。
四、我國保險業自70年代開放美商保險公司及80年代開放本國保險業新設以來,保險業成長快速,迄111年止有本國壽險公司23家、本國產險公司17家、本國專業再保險公司1家、本國保險合作社1家,外國壽險分公司4家、外國產險分公司6家及外國專業再保險分公司2家。111年保險業總保費收入共計為新臺幣2兆5,490億元,111年全體保險業之資產總額為34兆767億元,其中資金運用總額為30兆5,553億元。保險業資金因具中長期運用特性,為資本市場上重要之機構投資者,對穩定市場占有重要地位。(保險機構家數詳見附表15;保險業保費收入統計如附表16;歷年壽險業資金主要運用項目概況詳見附表17;產險業資金主要運用項目概況請見附表18)
五、我國證券市場截至111年止,上市公司總家數為971家,總資本額約7兆4,999億元,上櫃公司總家數為808家,總資本額約7,420億元,集中證券市場市值占GDP比率於110年底達258.9%。我國國內期貨市場於87年7月21日正式開始交易,111年度期貨與選擇權契約交易量為3億8,447萬口。 (有關證券交易概況與服務事業家數詳見附表19及附表20;國內期貨市場交易概況與期貨業及交易人概況詳見附表21及附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