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俄烏戰爭爆發,加深全球通膨壓力,主要國家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加上中國防疫清零政策影響,全球經濟明顯下滑。我國受到全球終端需求減少影響,下半年外需動能疲軟,惟國人漸與疫情共存,加上防疫措施陸續鬆綁,民間消費明顯回升,全年經濟成長率為2.45%,每人GDP為3萬2,811美元。
經濟成長方面
111年我國經濟受到全球經貿動能趨緩影響,外需明顯走弱,內需為經濟成長動能主要來源,依支出面組成簡述如下:
民間消費
由於國人逐漸接受與疫情共存,加上防疫措施陸續鬆綁,消費人潮明顯回流,且各國邊境逐漸開放,國人出國消費遽增,民間消費實質成長3.59%。
固定投資
受惠半導體廠商投資先進製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延續、綠能設施布建,以及運輸業者提升運力,固定投資實質成長6.24%,投資率為27.78%,創近27年新高。
輸出
上半年受惠新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商機延續,出口動能強勁,惟下半年全球通膨及升息壓抑終端需求、產業鏈庫存調整,以及中國封控措施影響,外需動能疲軟,全年商品出口(按美元計價)成長7.42%,另邊境開放使來台旅客增加,推升服務輸出,併計服務輸出及剔除物價因素後,輸出實質成長2.41%。
物價方面
111年受到俄烏戰爭僵持、極端氣候影響,國際原油及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致全年CPI年增率為2.95%;核心物價(剔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總指數)上漲2.61%。
就業情勢方面
111年隨防疫管制措施鬆綁,勞動市場受疫情衝擊減弱,勞動參與率平均59.18%,較上年增加0.16個百分點;失業率平均3.67%,較上年減少0.28個百分點;惟受少子化影響,111年就業人數平均1,141萬8千人,較上年減少2萬9千人。(請參閱我國近三年來總體經濟指標如附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