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保護服務

日期:114/03/28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為保障民眾人身安全,我國積極推動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防治與老人、身心障礙者、兒少保護及兒少性剝削防制等工作,透過強化社政、警政、衛政、教育、司法、勞政等跨網絡合作,使各項業務無縫接軌並發揮加乘效益。112年保護服務重點政策及施政措施如下:

完備保護法規

  • 性平三法修法

    修正性平三法—打造有效、友善、可信賴的性騷防治制度。

修正《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細則》、《行政機關執行保護令及處理家庭暴力案件辦法》

《家庭暴力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於112年12月6日公布施行,共計修正21條,對於周延民事保護令保護措施及效力、強化未同居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童年遭受家庭暴力者之保護措施、擴大聲請預防性羈押,及對家庭暴力被害人性影像之相關保護措施等有所增修,並配合於113年7月3日修正發布《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細則》、《行政機關執行保護令及處理家庭暴力案件辦法》部分條文。

研修《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為加強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工作,《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於113年8月7日修正公布施行,增加兒少性剝削行為態樣及罪刑,增訂無故重製兒少性影像罪、支付對價持有或觀覽兒少性影像罪,並提高刑度門檻,對於無故下載、付費購買持有或付費觀覽兒少性影像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增訂以強暴脅迫手段拍攝兒少性影像者準用性侵害加害人處遇及登記報到查訪規定,以嚴懲兒少性影像犯罪,杜絕性影像再遭散布。增訂警察機關應建立被害人性影像數位鑑識資料庫,以利後續犯罪偵查及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等。

研修《性騷擾防治法》

《性騷擾防治法》修正條文於113年3月8日全面施行,期透過申訴制度之變革、被害人保護專章及調解制度之設立,建立有效、友善、可信賴的完善整體性騷擾防治制度。

研修《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護措施

為符合《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不受任何形式之不當對待」意旨,刻正整體性檢討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護專章,整合兒少保護及脆弱家庭通報處理機制,周延處理相關兒少不當對待行為。

健全專業網絡

定期召開跨網絡整合會議

為加強跨部門整合機制,定期召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推動小組會議;另召開重大家暴、性侵害及兒少虐待案件檢討會議,以落實網絡合作及相關政策之執行。針對訪視顯有困難、疑似重大兒少虐待及涉多重問題或高度風險之兒少保護案件,並藉由「強化兒少保護跨網絡合作實施計畫」,提供案家整合式服務,提升服務綜效。

推動「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計畫」

落實第一線受理家庭暴力案件之責任通報人員運用「臺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量表」進行危險評估,以及早並有效辨識高危機個案並介入服務。113年10萬1,971件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中,實施危險評估件數為9萬2,270件,占90.5%;各地方政府接獲通報後,社工人員實施危險評估件數10萬506件,占99.9%。

推動「性侵害案件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方案」

推動減少被害人重複陳述作業方案,以避免性侵害被害人在偵查及司法訴訟程序中需多次陳述案情而一再面對創傷。113年進入減述作業流程案件約計2,240餘件(預估數),占警政受理性侵害案件65%(預估數)。

辦理保護服務及防治網絡工作考核計畫  

辦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處遇服務、兒童及少年保護服務措施考核工作,以協助、引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施政方向及重點,提升保護服務工作品質。

補助醫療院所成立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  

113年補助成立全國12家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提供4,462人次受虐兒少相關傷勢研判、診療復原,提升區域內醫事人員辨識與防治知能,並與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加強專業溝通、網絡工作及教育訓練,強化兒少保護服務體系。

建立通報單一窗口  

113年「113保護專線」計受理8萬521通電話,其中有效電話7萬2,850通;通報至地方政府保護性案件計1萬9,709件,包含成人保護案件1萬1,216件、兒少保護案件7,190件、性侵害案件745件、脆弱家庭服務案件558件;各類性騷擾諮詢案件共2,270件。

辦理家暴及性侵害被害人保護服務

113年提供家庭暴力被害人保護扶助服務約計198萬餘人次(推估數)、12億9,216萬餘元(推估數);提供性侵害被害人保護扶助約計30萬餘人次、1億4千萬餘元。

建構家庭暴力一站式多元服務方案  

提供家庭暴力被害人以家庭為中心之整合性服務,包含被害人支持、就業、居住、目睹家庭暴力兒少服務,以及其他創新服務。113年共於16縣市補助38項計畫,提供被害人保護服務25萬餘人次。

發展家庭暴力被害人中長期庇護資源計畫  

布建中長期庇護服務資源,完善家暴被害人服務體系,113年共於11個縣市補助11項計畫,布建15項中長期庇護服務,113年截至11月提供被害人及其隨行子女服務共97戶、180人。

辦理性侵害被害者創傷復原中心推動建置計畫

113年補助民間團體建置8個復原中心,提供486名性侵害倖存者有關性創傷議題之長期且深化服務,同時辦理成效評估行動計畫,做為政策推動參考。

建置性騷擾調查與性侵害司法訪談專業人才庫

規劃建置性騷擾調查人才庫系統、性侵害司法訪談專業人士資料庫,將調查專業人才資料登載系統並定期更新。至113年共計201人納入衛福部建置《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19條專業人士名冊供需用機關運用。

建立兒少保護個案標準工作流程及控管系統

於保護資訊系統建立工作流程管控機制,以協助地方政府依法於受理兒少保護個案通報後24小時內進行分流及分級分類,於4日(緊急)或30日(非緊急)內提出調查報告,並提供保護安置、家庭處遇、強制性親職教育等服務,以協助兒少重返正常家庭生活;對於不適任之父母,依法聲請停止親權或改定監護權,並由政府提供收出養及長期安置等配套措施。

成立性影像處理中心

成立性影像處理中心,及時協助兒少及成年性影像被害人申訴及諮詢,提供被害人申訴、協助性影像及時下架與刪除、電話與線上諮詢,及依個案需求轉介被害人服務。性影像處理中心諮詢熱線服務係365天全年無休,受理民眾諮詢性影像移除相關疑問及申訴移除下架性影像;113年受理案件共1,928件,通知業者協助處理1,928件,完成移除(下架) 1,718件,移除成功率達89.1%。

創新培育研發

建立保護性社工專業訓練制度

依保護性社工訓練實施計畫及第一線保護性社工人員實務工作需求,定期辦理相關教育訓練,113年計辦理54場次,2,834人次參加。

辦理老人保護社工人員專業專業職能訓練計畫

針對「老人保護安置」、「合併特殊情況之老人保護案件處遇」、「深化老人保護個案中長期服務」、「機構老人遭受不當對待調查評估與處遇」等專題辦理初階及進階工作坊,約600人次參訓。另辦理1場次觀摩研討會,計有200人次參與。

加強研究發展

建構未成年人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APV)案件服務模式

試辦APV案件服務模式與精進專業知能計畫,督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專責處理APV案件之社工人員及督導參與本計畫相關教育訓練、團體督導、個案研討及焦點團體,並進行APV案件資料分析,俾提出臺灣APV案件之評估與服務模式及教育訓練架構。

辦理113年衛生福利部推動各直轄市、縣(市)紫絲帶社區初級預防認證獎勵計畫

為提升社會大眾零暴力、零容忍的社區意識,以及建立正確防暴觀念,113年辦理「紫絲帶社區初級預防認證獎勵計畫」,採分階晉級方式,鼓勵各地方政府引導在地社區發展協會推動各項防暴工作並進行系統性整合;113年計40個社區發展協會通過紫絲帶社區認證,期增進社區初級預防工作之扎根與永續。

辦理「保護資訊系統優化與改版規劃計畫」

為提供保護性社工人員更有效與便捷的服務流程與設計,推動保護資訊系統優化與改版規則計畫,針對不同服務使用者進行需求訪談,以了解現行保護資訊系統優化及改版需求彙整,透過檢視各項保護案件通報單、分流、介接及個案管理等系統,規劃完整及便捷友善的資訊化系統,以提升服務效能。

落實預防宣導

辦理保護服務社區初級預防工作

透過政策性補助方式,鼓勵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結合轄內社區組織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動暴力防治工作,並藉由舉辦培力課程、創意徵件競賽及觀摩研討,鼓勵更多社區投入暴力防治行列。113年於22縣市補助推動238項社區初級預防工作計畫。

辦理社區防暴宣講師培訓計畫

辦理社區防暴宣講師高階、充電(回流)以及地方宣講人員甄選暨培力共10場次,針對社區重要幹部、意見領袖進行訓練,期透過社區在地人員,深入鄰里宣講正確防暴觀念並強化暴力防治及通報知能。108-113年計培訓287位社區防暴宣講師;113年全度宣講場次逾3,426場,宣導受益人次逾27萬人次。

辦理兒少保護大眾媒體宣導

製作提升兒少虐待風險敏感度與責任通報知能、兒少不當對待之影響、與青少年的相處之道、認識嬰幼兒哭泣高峰期等主題懶人包、短影音素材,除放置衛福部網站宣導專區及提供各地方政府協助宣導,並於捷運、公車及計程車等通路廣泛推播,強化兒少保護宣導,以有效預防及減少兒少虐待事件之發生。

辦理性暴力防治大眾媒體宣導

製作性影像外流應對準則宣導影片4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海報3張,以及性騷擾黑與白宣導影片1支等,並透過書面雜誌、Youtube、Line、Facebook、Friday等影音廣告、手機蓋板廣告、臺北捷運燈箱等方式刊登,總曝光量達421萬人次。

辦理老人保護大眾媒體宣導

製作老人保護30秒廣播帶於好事聯播網等全國及地區性廣播電臺進行宣導,向民眾傳達老人保護相關知能,以有效預防及減少老人虐待事件發生,共計播放110檔次,總觸及人次約60萬人次。

辦理親密關係暴力大眾媒體宣導

製作宣導親密關係精神暴力30秒短片《沒有驗傷單的心理創傷》,並於Youtube影音平臺及計程車隊進行宣導,觀看及播映次數達27萬2千人(檔)次,總觸及人次達45萬2千餘人次。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